2023年度城市天气“最”榜单出炉

2023年12月29日

  时光荏苒,一年将尽。回首2023年,夏来早冬迟到,春飞沙秋偏暖,“王炸级”寒潮冻到北方多地气温刷新纪录,一路北上的台风“杜苏芮”给13省区市制造强风雨,史上罕见的极端特大暴雨影响京津冀......这一年的阴晴冷暖、风霜雨露,哪个瞬间让你记忆深刻?中国天气网盘点全国主要城市天气数据,重磅推出天气之“最”榜单,看看这个榜单上是否有你的专属回忆?

  2023年,我们一同经历风霜雨露,共担风雨,同享阳光。请相信,寒冬终将过去,春天终会到来。唯愿即将到来的2024年,风调雨顺。

年度最“火热”城市

  今年,我们度过了史上最热的秋天和第二热的夏天。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23年秋季,我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1.1°C,为1961年以来最暖秋季;这个夏季,我国共发生13次高温过程,平均气温和高温日数都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名。

  2023年度最“火热”城市排行榜上,南方城市霸榜。其中,江西赣州高温日数达61天,位列第一,重庆、福州以50天和47天,位列第二、第三。在一众南方城市中,石家庄突围而出,作为唯一上榜的北方城市,石家庄还以42.1°C的最高气温位居主要城市高温极值榜首。

年度最“冻人”城市

  不同于南方主场的最热榜单,最冷榜单则是北方城市傲视全场。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内蒙古纬度高,冬季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少,十分寒冷,极易出现极端低温。在最“冻人”城市排行榜上,-20°C仅为“入门线”,其中,哈尔滨以-33.4°C成为今年最冷城市,牡丹江和呼和浩特以-28.9°C和-28.6°C分列二、三位,室外犹如加强版大冰箱,可谓是冻透了。

年度“雪城”

  无雪不冬天,北国的冬天不止冷,还能实现堆雪人自由。从2023年度“雪城”比拼结果来看,上榜城市均来自西北、东北地区以及山东半岛等地,其中,乌鲁木齐以38厘米的最大积雪深度稳坐第一,牡丹江、哈尔滨、烟台、长春的最大积雪深度也达到或超过20厘米。想要堆雪人,去这些城市准没错!

年度最“阳光”城市

  2023年最“阳光”城市之争,包头以日均8.4小时日照时长夺魁,老牌“日光城”拉萨屈居第二。榜单前十名多为北方城市,主要因为北方水汽和天空云量较少,更得太阳青睐。

年度“雨城”

  雪城出自北方,雨城偏爱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向来是降水最充沛、台风最青睐的区域。今年也不例外,2023年度十大“雨城”排行榜上,华南地区包揽八席,其中,北海以累计降水量3214毫米位列榜首,可谓“一骑绝尘”。不仅如此,6月8日,北海24小时降水量429.9毫米,相当于一天下了北方很多城市一年的雨。

年度最“清新”城市

  2023年度“清新”城市大多集中在沿海省份与西南地区。截至12月10日,十大“清新”城市空气质量优等级达标率都超过80%,位居榜首的三亚达98%,几乎天天都能“洗肺”,拉萨、大理、海口空气质量优级达标率也在90%以上。年度最“飞沙”城市

  今年,沙尘天气的存在感也很强,我国已经出现17次沙尘天气过程,次数之多,为历史同期少见。从“飞沙”城市排行榜来看,兰州排名第一,银川和包头位列二、三。3月19日至23日,我国经历一次强度强、影响范围广的强沙尘暴过程,影响面积超过485万平方公里,北方多地PM10浓度达严重污染。

年度最“风狂”城市

  与“飞沙”城市一样,2023年最“风狂”城市排行榜的城市也大多来自北方。排名第一的西宁,全年8级以上瞬时大风的出现日数高达57天。西宁海拔较高,冷空气影响频繁,加上当地南北都有山,具有一定狭管效应,更有利于大风出现。此外,受台风的影响,三亚、泉州等南方沿海城市也榜上有名。

综合新华社、央视、中央气象台、中国天气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