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与“新条例”叠加

让新人体味为爱减负为幸福“加速”

2025年05月21日

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局长赵勇为新人颁发结婚证书

□策划张世彬记者李蕊

  5月10日,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正式施行。今年的5月20日是“新条例”正式施行的第11天,也是实施后的首个“好日子”。“好日子”“新条例”叠加,让新人在办证时享受到的不只有满满的仪式感,还有新政策带来的便捷“红利”。

“520”各具特色的办证仪式

  珠帘绣幕蔼祥烟,合卺嘉盟缔百年。当日,获嘉县请来劳模乡绅见证幸福起航。在获嘉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楼村原党委书记许福卿,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功勋乡贤张庆连受邀前来为新人颁证。

  人间喜事,莫过百喜。记者注意到,由该县吴庄村婚俗文化馆开发的文创产品“百喜图”,受到新人的欢迎,不少新人沉浸式体验了其制作过程。“办证还收到了官方礼物百喜图,真是太高兴了!”新人郭梦怡说,今后一定要和老公携手并进,让家成为彼此最坚实的后盾。

  在新乡县七里营镇杨堤村,唢呐和鼓乐队组成的“迎亲队伍”,红色灯笼与新人的华服相互映衬,热闹喜庆的“情定杨堤、真爱相依”新乡县第六届集体婚礼在此举办。拜天地、行揖让、合卺礼......当日,在传统的礼乐声中,10对身着鲜艳喜庆华服的新人在亲朋好友的共同见证和祝福下,许下永结同心的誓言,结为百年之好。现场古典浪漫的氛围和具有丰富美好内涵的婚礼进程,让每一位新人沉浸式体验到我国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

  为迎接“5·20”结婚登记高峰,高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精心布置了现场,粉色的气球组成一个大大的“心”型,“浮生万物偏偏喜欢你”说出了准新人的“心里话”,入口处的主题鲜花墙吸引了每一对新人驻足打卡。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局长赵勇亲自为新人颁发结婚证书,并为新人送上特别制作的实木箴言相框以及红玫瑰,满满的仪式感为新人开启幸福之旅!

  当日早上8时20分,红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刚一开门,就迎来了第一波新人。由于提前一个月就在网上预约,小宋和小白成为当日第一对拿到结婚证的新人。记者注意到,小宋和小白于8时31分在窗口递上身份证和照片开始办证,经过审核、签字、按手印到最终拿到结婚证,用时7分钟。“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两人高兴地说,现在政府部门办事儿效率真高啊!

  当日下午,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当日我市共有1181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

“新条例”:全国通办免去为爱奔波

  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这一变革,让“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程序简化,方便快捷,免去新人为爱奔波。

  当日下午,分别来自辽宁和陕西的吴先生和陈女士走进红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顺利地领到了结婚证。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工作、生活,‘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新条例”实施前,婚姻登记受户籍地限制,不少准新人因一方或双方户籍不在当地,为了领证不得不长途跋涉回到户籍地,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新条例”实施后,双方均是内地居民的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和补领婚姻登记证件都属于全国通办的受理范围。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体现,它适应了现代社会人口流动频繁的现状,让人们无需再为登记而在户籍地和现居地之间奔波,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不用户口簿:程序简化方便快捷

  当日,在红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名陪同孩子前来登记的阿姨得知办证只需要7分钟,不禁感慨地说:“以前我结婚时,要开单位证明、做婚检,医院、单位、民政局三个地方东奔西跑。前些年,闺女结婚的时候,倒是不用跑单位和医院了,但要带好身份证、户口簿去往户籍地所在的婚姻登记部门领证。现在儿子结婚连户口簿都不要了,还能就近办理,政策真是越来越便民了!”这番感慨,生动折射出婚姻登记服务不断优化升级的历程。

  从“跨省通办”试点迈向“全国通办”,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正式打破户籍限制,简化了登记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体现了政府部门为民服务、优化政务的理念。

保障婚姻审核程序不减反增

  “没有户口簿的限制,婚姻实现最大化自由,是否会增加闪婚闪离的风险?”有人担忧地表示。其实,这种担忧大可不必。“婚姻登记虽然不用提供户口簿,简化了程序,但是在办理时,审核程序可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红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杨佩英表示,新人提供的材料减少了,但是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业务时,依然会严格审核双方的身份信息、婚姻状况等,确保登记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同时,全国婚姻基础信息库的完善以及与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也为婚姻登记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防范了重婚、骗婚等违法行为。树立文明婚育新风抵制“高额彩礼”

  此次“新条例”首次将“治理高额彩礼”纳入进来,白纸黑字把“整治高额彩礼”写进了法律条文,标志着国家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杨群吉说,在抵制高额彩礼方面,我市一直在积极倡导树立文明婚育新风,且通过不同时机、特定场合、创新方式进行宣传,比如举办集体婚礼、请专人为新人颁证等。有关部门还在新人领证的时候发放倡议书、设置宣传展板、举办签名活动等,推出了个性化的结婚登记颁证仪式,以此增强婚姻登记过程中的仪式感和家庭责任感。这些做法都是在引导新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让新人更加重视婚姻本身,有助于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引导新人共同践行文明简约的现代婚俗新风,让文明婚俗理念在新人心中生根发芽。

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用专业守护婚姻健康

  “新条例”新增了婚姻登记机关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要求。“其实此前,我市各婚姻登记处也有此项服务。”杨群吉介绍,以获嘉为例,该县被确定为河南省婚俗改革实验区的试点县以来,持续倡导“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责任担当、互敬互爱”的婚姻理念,引导新人严肃对待婚姻、尊重婚姻从结婚登记开始。同时,为确保新人获得更好的登记体验感,该局在打造“最美婚姻登记处”的同时,建立了由地方领导、社会名人、婚姻美满家庭成员组成的特邀颁证嘉宾库,为有需要的新人提供更具仪式感的结婚登记颁证服务,并创新性地将婚姻登记业务向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方面延伸,建立了“获嘉县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人才库”,构建了由“社工+心理咨询师+律师+志愿者”组成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队伍,将婚姻服务延伸至婚前婚后,不少新人学习到经营婚姻和爱情的小技巧,促进了家庭稳定、社会和谐。

  一张结婚证,从“长途跋涉”变为如今的“即办即取”,改变的不仅是办理流程,更是服务理念从“管理”到“服务”的深刻转变。不断优化“智慧婚登”服务,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的实施,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办事体验,让更多有情人享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在人生大事上得以轻松前行,让幸福更加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