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玲玲
在刚刚过去的第20个记者节,记者们微信朋友圈写满了各种关于自己的调侃。调侃归调侃,可一转身,他们又沉身下了基层,用笔触,用相机,继续去记录时代,记录生活。他们还说,扎心的话,留到明年再说。
从黄河岸边到公交站点,从大山深处到革命老区,我当记者11年来,一直在基层,也特别喜欢在基层。
基层有爱。在新乡县朗公庙镇,一位75岁的老太太拉住我的手说:“孩子,我一直想找一个记者说说我朋友的事,今天终于碰到了。”老人的朋友叫任俊芳,今年69岁。42年前,她丈夫因为一场意外患上了帕金森病,一直卧床不起。42年来,任俊芳就这么守在丈夫身边,不离不弃地照顾着。那个采访做得很温暖,采访对象任俊芳自始至终都在抹眼泪。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采访,但对任俊芳来说,那是她默默付出42年的肯定。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记者感到骄傲。
基层有暖。在辉县市人民医院,一名无主流浪孕妇成了众多医务人员关心的对象。医院不但给她安排了两名生活经验丰富的阿姨,还为她送来衣服、营养品、待产包等物品。生产之际的疼痛让她对接生人员胡抓乱打,助产士刘丽芳忍着各种无意识攻击,跪在地上40分钟,最终迎来了一个6.8斤重的健康女婴。对我来说,这也是一次采访,但对刘丽芳来说,这是对她敬业精神的一种肯定。那一刻,我为能把这个温暖的故事传递出去而自豪。
基层有希望。辉县市山里红最受全国药商们的青睐,也曾是当地老百姓主要收入来源。他们靠着山里红盖起了瓦房,娶上了媳妇,攒够了孩子上学的费用。后来因为外地大面积种植山里红,辉县的山里红落寞了。为让山里红重现昔日辉煌,辉县市沙窑乡的陆山起奔波10年,引进新技术,南下北上为辉县山里红做宣传。终于,在2019年,辉县山里红以崭新的面貌成为好想你集团、三全集团、同仁堂等知名厂商的首选,也成为山里百姓脱贫致富的坚实依托。
一位老报人曾经感慨:“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的确,在基层,你会发现,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独特的呼吸,再微渺的细节,也能折射时代的印记。
也如微信朋友圈里总结的那样:“之所以还在做记者,不是因为自我拔高,也不是因为干不了别的,而是因为这份工作的价值就是,能影响一些人,推动一些事,这就是记者们的最大的成就。”
节日,是对荣光的铭记,也是对使命的呼唤。所以,我们这群人,依然在路上,愿意时刻沉入基层,去发现那里的爱,然后去写有温度的新闻,为读者讲有灵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