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长安三万里》

2023年08月08日

□刘一诺

  我看过许多电影,但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还是刚刚上映的《长安三万里》。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唐朝那些大诗人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那些诗人少年时的样子,还看到了我们老祖先的生活。在电影中,有一座著名的建筑物,那就是——黄鹤楼,李白和高适曾在那喝过酒,崔颢就是在这里以《黄鹤楼》为题写了一首诗流传至今。通过影片,我了解了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杜牧、刘禹锡的故事。对了,还新认识了两位诗人,是高适和崔颢。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李白少年时剑法高明,曾把高适认作贼,于是就和高适打了起来,后来李白抓住了真的贼人,就向高适道歉。李白听说高适要去长安,于是便和高适一同前往。到了长安,他们在黄鹤楼畅饮之后,李白诗兴大发,叫来小二,道:“小二,你们最好的诗在哪块诗板上,我要提诗在旁边。”小二说是崔颢崔公子,二十不到已经高中进士。“怎么可能,来来来,拿笔来。”李白不信有比他写得更好的人。但读了一遍诗后,李白自认写不过他,便匆匆离开。李白要到扬州去,上船前对高适说:“我要写一篇压倒《黄鹤楼》的诗来,高适,你一年之后一定要来扬州找我,赴一年之约。”说完,李白便坐船离去。

  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大家眼里的杜甫是严厉的,但你们都错了,杜甫小时候特别可爱,是个阳光爱笑的小男孩儿。在岐王府,高适正难过时,小杜甫出现了,并赞美高适的枪法真好。我觉得小杜甫介绍自己时最可爱了。“我姓杜,单名一个甫,杜甫,京兆人氏。”高适,高家枪法传承人,他小时候是一个笨拙的人,但他父亲对他有很大的期望,让他当高家枪法的传承人。日复一日地练习,终于,高适学会了高家枪法,上阵杀敌。

  崔颢,就是《黄鹤楼》的作者,他一共写了八句,但我最喜欢他的前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的这一首诗千古流传,连李白都自愧不如。但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李白的记忆力好差呀!高适到扬州去找李白赴一年之约,但李白却不记得了。“什么一年之约?”李白这样说的,我真是被他搞笑了......

  我特别喜欢《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那美轮美奂的景象,那感人至深的情节,都让我印象很深。同时,我之所以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在影片中,我还学习到了很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封丘县城关镇北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