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

2023年08月28日

□李乐岩(封丘县)

  在坪子村,要提起老陈,那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坪子有个大好人,他的名字叫老陈。

  老陈年轻时在部队荣立过个人三等功,退役后并没有服从组织上的安排,毅然选择回乡创业。改革开放时期,他在村里当上了一村之长。全村人在老陈的领导下,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坪子村基本上完成了脱贫摘帽,被镇政府称为“模范小康村”。后来老陈退了二线。对于别人来说,退二线后就可以安度晚年了。老陈却没有闲着,他又拉起了板胡,在村子里唱起了豫剧,宣传家乡的风土人情,讲起了部队里的故事。他自演自唱的《我是人民的子弟兵》引起了街坊邻居的一致好评。只要老陈嗓子一响,就连隔壁村的人也要赶来听上几段。他有的时候也去附近几个村子干白活,但从不收钱。

  老陈有一次干完白活回来,在家门口碰见了村里的柱子。

  柱子是坪子村唯一的贫困户,早年丧父,母亲还常年患病,现在已经30多岁了,连个媳妇也没有,生活十分艰难。

  “柱子,你不回家照顾你老娘,在这干啥呢?”老陈迎面笑道。

  “陈叔,我想拜你为师,跟着你学板胡,挣钱来养活我老娘。”

  老陈想到柱子家里的困境,“孩子,学艺特别苦,不是一天两天能学成的。”

  “我愿意吃苦,只要能挣钱。”“那中!你明天来俺家吧。”

第二天早上,刚刚睡醒的太阳或许也理解柱子的心情,从东边早早地升起。柱子激动得连早饭也没有顾上吃,就直接向老陈家奔去。

  刚刚吃过饭的老陈,正在院子里修理一把旧琴。正在试琴时,柱子从门口走了过来,老陈笑脸相迎。

  老陈把刚修好的琴递给柱子说:“柱子,这以后就是你的‘武器’了。等回头出师了,再给你一把好的。”

  “中,陈叔,让您老费心了。”柱子接过琴后连忙答应道。

  老陈不紧不慢地对柱子说:

“柱子,我是看着你长到大的,最了解你了,所以,没有必要整那些花里胡哨的拜师仪式。但是我对你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学艺先学德,做艺先做人。”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柱子每天都去老陈家学习。老陈对柱子很上心,每次都耐心教导,识谱,持琴,拉弓和回弓,就连定弦一个小小的动作老陈也要一遍又一遍演示。柱子一点就透,一学就会,很快就出师了。

  出师后,柱子也“风光”起来,拿着自己的板胡每天奔波在各大豫剧团中,早出晚归。在表演时,柱子并没有按照戏谱拉,而是自编自唱,就像视频里的“弹幕”一样,总会带来不一样的精彩。从那时起,柱子的名气传遍了整个县城,成为很多剧团的“台柱子”,甚至还当上了某豫剧团的“首席板胡”。

  俗话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柱子也不例外。突然火起来的柱子挣到钱后,并没有去尽孝心,却染上了赌瘾。俗话说,十赌九输,柱子就是其中常输的。柱子在一次赌博中,因输了5000块钱转身要跑,被对方抓了个现行。

  此时,老陈正在广场唱戏,“白天当爹爹,拉弦去卖艺,夜里又当娘啊,缝补儿的衣......”听到柱子出事后,连忙停下手中的活,马不停蹄向赌场跑去,找熟人,托关系,勉强把柱子赎了回来。

  途中,柱子紧紧抓住老陈的手说:

“师

父,我错了,我再也不赌了。”

  “柱子,你为啥要学艺?第一次你来找我学艺的时候我交代你的啥,难道你忘了吗?你这么做,对得起你老娘吗?”老陈生气地问道。

  “师父,我真的错了,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求求您了。”

  “我老陈丢不起这个人。以后我没有你这个徒弟,我也不是你的师父。”说完后,老陈拂袖而去。

  从此以后,村子里的人再也没有听到老陈唱戏了。村子就像睡着一样,死气沉沉的。

  去年春节,老陈领到退休金以后,到村里的小卖部买了一兜鸡蛋和一箱牛奶,向柱子家走去。到门口,门关着。老陈连忙上去敲门,开门的是拿着拐杖的柱子娘。

  “老陈,你咋来了?赶紧来屋里坐,外边冷。”柱子娘笑着说。

  “嫂子,过年了,我来看看你,大过年的,家里的大门咋一直关着?”老陈好奇地问。

  “唉,别提了,这几天都是来要账的,柱子打牌欠了一屁股债,几天没回家了。我一个老太太,一点本事也没有,只能这样了。”柱子娘抱怨道。

  听柱子娘一说,老陈突然难受起来。从兜里掏出1000块钱递给了柱子娘。

  柱子娘说:“老陈,这是你的钱,我不能要。”

  “没事。你就收着吧,嫂子。柱子是我的徒弟,这是我当师父应该做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嘛。怪我没有教好他。”

  老陈不等柱子娘再推托,转身走了。他说得去寻寻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