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延)1月16日上午,我市召开“实事惠民生·干出‘新’精彩”2024年新乡市重点民生实事系列新闻发布会——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专场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牧野区民政局、长垣市民政局相关领导对如何解决社区居家老年人吃饭难题,让老年助餐服务更加贴心、更具人性化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进行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加快推进建成430个以上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的任务,市民政部门坚持政策引领,结合老年人就餐需求,制定了《老年人助餐设施建设指引》,推进老年助餐设施点位合理布局,并通过核算设施单价和土建分档定价,确定老年助餐设施建设补助资金申领流程、补助标准,确保资金使用得当。
市民政部门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养老机构“以大带小”“中央厨房+助餐电动车”等多样化运营模式,为老旧城区的社区和不便外出就餐的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有效解决了老旧城区布点难、运营难的问题。市民政部门购置智能人脸识别设备,连接到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将老人的姓名、年龄、应付餐费等信息一目了然显示出来,同时将老年人就餐信息上传至我市智慧养老平台,作为后期为老年助餐设施发放补贴的依据,保障财政补贴资金精准实施。
截至2024年年底,我市15个县市区共建成老年助餐服务设施458个,让全市老年人都能享受幸福“食”光。
一户一策改造老人居家环境。为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00户的工作任务,市民政部门重点围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评估(以60岁以上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为主),按照户均3000元的标准,民政部门免费为老人上门实施改造。同时,积极推进县市申报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成功争取省级资金743万元用于实施改造。另外,还重点围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以60岁以上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为主)实际居住环境和健康状况,从坡道改造、无障碍设施配备、老年用品配置等方面综合考虑老人改造需求,实行“一户一案、一人一策”。
我市2024年完成2777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完成率达277.7%。以居家环境适老化的“小改造”,实现了老人生活幸福感的“大跨越”。
因地制宜加快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市民政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加强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服务机构管理制度”和“承担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养老服务机构财务规范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规范集中供养养老机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保障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组织全市乡镇特困供养机构院长培训班,对特困供养机构负责人开展业务培训,宣讲财务管理知识,开展现场观摩,实施典型引路,提升乡镇特困供养机构负责人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支持13家特困供养机构成功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后的中心在优先满足区域内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将富余床位向社会老人开放,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精神关怀、拓展服务等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有效提升了农村老人的生活质量。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以实际行动推动我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不断增强全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喜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