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3)正式实施。随着新规落地,备受关注的脱氢乙酸钠被正式移出食品添加剂使用名单,这意味着其在面包、糕点等食品中的使用被全面禁止。
什么是脱氢乙酸钠?新规前生产的面包还能吃吗?在新规落地后,消费者又该如何选购?记者采访到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闫凤。
长期大量摄入脱氢乙酸钠
会增加肝肾负担影响肠道菌群
脱氢乙酸钠作为一种常见的防腐剂,一度被称为“防腐剂顶流”“面包守护神”。它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延长食品保质期。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脱氢乙酸钠的安全性也引发了广泛讨论。
“长期大量摄入脱氢乙酸钠存在潜在风险,如增加肝肾负担、影响肠道菌群以及对神经系统造成影响。”闫凤表示。那么在新规前购买的面包还能吃吗?闫凤建议,对于旧国标产品,在保质期内可安全使用;对于新国标产品,请认准无脱氢乙酸钠配方。
需要警惕的是,在选购面包时小心“代替防腐剂”,即丙酸钙/山梨酸钾等,摄入过量同样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同时,对于非正规厂家打着所谓“零添加”的旗号所销售的产品,要对其可信度存疑。
成分安全不等于吃得健康配料要“三看”优选“新鲜派”
成分安全就等于吃得健康吗?其实不然。“安全≠健康!少吃防腐剂是好事,但关键还是看整体饮食结构。”闫凤建议,在选购面包时,记住这几个要点:
首先,配料表要“三看”。一看防腐剂:根据新规,2025年2月8日后生产的,脱氢乙酸钠必须禁止;二看糖油盐:避开“起酥油、人造奶油、果葡糖浆”,高糖油才是健康杀手;三看保质期:保质期超7天的面包,防腐剂可能是换皮登场。
其次,优选“新鲜派”。现烤面包,保质期2天—3天;冷冻面团烘焙,用低温代替防腐剂;酸面团/天然酵母发酵,自带抑菌能力。对于孩子及孕妇,尽量选择无防腐剂、低糖的杂粮面包。对于糖尿病患者,要避开“假健康”的全麦糕点,其中可能加大量代糖和油脂。
全麦面包≠褐色面包
面包储存可切片冷冻避光储存
那“全麦”健康是真的健康吗?闫凤提醒,全麦面包≠褐色面包,也可能越吃越胖。“市面上很少有真正的100%全麦面包,即便有,制作时加入的各种配料会使热量变高。真全麦配料表第一位必须是‘全麦粉’。对于减肥者来说,配料简单、少糖少油的面包更合适。”
对于没有吃完的无馅料面包,可将面包切片后放入保鲜袋中,再做真空处理,置入冰箱冷冻室中,一般可保鲜2个星期左右,吃前烤箱复热,口感如新。需要注意的是,冷藏会让面包中的淀粉老化加快,使面包口感变差,缩短保质期限,因此用密封袋室温阴凉处保存即可,18°C—25°C是面包保存的最佳温度。 据《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