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重油重盐;情绪焦虑烦躁;长期饮食不规律;时而暴饮暴食......如果你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小心你的胃罢工!俗话说“十胃九病”,胃对工作时段、工作量都有自己的要求,胃胀、胃痛、烧心、打嗝......这些都是它发出的健康隐患信号。生活中哪些习惯容易伤胃?常见的胃部健康问题有哪些?日常又该如何善待我们的胃?
餐后上腹部痛 多是胃溃疡
如果你经常餐后上腹部疼痛,并且疼痛多发生在餐后1小时左右,就要怀疑是胃溃疡找上你了。
“胃溃疡是胃黏膜防御能力减弱所致,患者多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的疼痛经常出现在饭后1小时内,上腹部常常会出现钝痛、胀痛、烧灼痛的感觉,之后的一两个小时会逐渐缓解,直到下一顿饭后再次重复。除了餐后上腹部疼痛外,胃溃疡患者还常伴有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于晓兵分析。
胃溃疡可不是小毛病,如果放任它不管,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如穿孔、出血、幽门梗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距离胃癌更近哦。
对于胃溃疡患者,吃饭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减轻胃部负担。平时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以补充维生素,日常要少吃芹菜、红薯等粗纤维食物。还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饭后泛酸烧心 多因胃食管反流
近半年来,家住银川市金凤区枫林湾小区的吴女士半夜经常被烧心、泛酸弄醒,有时还觉得喉咙痒,咳嗽不止,只有坐起来才好受一些。到医院就诊后,通过相关检查,吴女士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于晓兵介绍,正常情况下,胃与食管连接处的贲门括约肌如同一扇弹簧门,它本应防止胃酸反流上升。但如果由于年龄、生活习惯、疾病等原因,胃部贲门括约肌渐渐失去弹力,很难正常“关门”了,会使胃、十二指肠里的东西(如胃酸等)不受控制地反流进入食管,还可能往上跑到咽喉、鼻腔、支气管等部位。“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是泛酸和烧心,多发生在餐后、躯干前屈或夜间卧床时;不典型表现还包括慢性咳嗽、咽喉部异物感等。”
胃食管反流的日常缓解策略包括:平常要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吃低脂饮食;忌酒戒烟;体重超重者宜减肥;餐后保持直立姿势至少60分钟,可借助重力作用减少反流,夜间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20度:避免餐后2小时内进行弯腰、深蹲等动作。
慢性胃炎 年轻人多发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慢性胃炎在年轻人中也越发常见。慢性胃炎一般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泛酸、恶心、餐后饱胀感等。
年轻人的胃是如何一层层被破坏的?“一些年轻人工作压力大、三餐不规律、爱吃油炸食物,加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就容易导致慢性胃炎。另外,幽门螺杆菌感染、焦虑等心理疾病以及自身免疫因素也是导致慢性胃病的原因。”于晓兵进一步分析。
慢性浅表性胃炎应规范治疗,如果不治疗,致病因素持续作用,慢慢就可能进展至萎缩性胃炎,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上皮原位癌的概率较高。胃最怕你做这些事
我们的胃看似强大,其实很脆弱,经常在外来刺激下发出疼痛抗议。你的胃除了怕三餐不规律、暴饮暴食、长期节食外,还怕你做这些事。
胃喜热怕冷,如不注意保暖或经常吃一些生冷食物,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部就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引发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症状。
胃还怕过度吸烟饮酒,因为大量饮酒后,酒精会直接损害胃黏膜,使胃黏膜出现炎症、糜烂、溃疡或出血等。吸烟不但会直接损伤胃黏膜,还会对胃的微血管造成损害,使胃黏膜长期处于一种“缺氧”状态。
胃肠道也是情绪器官。焦虑紧张情绪和精神压力会影响胃健康。建议当患者感到紧张和焦虑时,不妨放下手边的工作,想想愉快的事,还要注意适当宣泄情绪。
另外,幽门螺杆菌是许多胃病发生、发展的一种重要致病因子。幽门螺杆菌传染力很强,可通过亲密接吻、手、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
提醒
强忍胃痛不可取
很多年轻人总认为胃痛是小毛病,吃点药忍忍就过去了。事实上,胃不舒服是胃发出的“求救信号”,提示着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已经造成了胃黏膜的损伤。如果每次胃疼都是忍一忍、熬一熬,长此以往,小病就可能变成大病。胃黏膜损伤会逐渐加重,进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小贴士
喝粥真的养胃吗?
很多人都觉得“喝粥能养胃”,遇到胃不舒服时,就开始顿顿喝粥。可是,在专家看来,喝粥养胃也是有前提的,有些人长期喝粥反而适得其反。
普通的胃炎患者,可以适当喝粥,以降低肠胃负担,有一定的养胃功效。但对于容易泛酸的胃食管反流者,喝粥很可能加重症状。对于胃溃疡患者,也应减少喝粥的频率,以免刺激胃酸过多分泌,加重病情。 据《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