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现场
本报讯 (记者刘志松)4月13日,徽宗语研讨会在凤泉区潞王坟乡五陵小镇举行,五陵村村委会邀请我市方言专家陈泓教授作《被历史沉淀下的徽宗语》主题发言,30多位省市专家参加研讨会。
研讨会上,五陵村农民陈孟银等3位老人作了示范演说,并现场接受现代汉语提问,随口用徽宗语表述。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学院小麦研究中心教授茹振钢不仅讲了徽宗语,还即兴用徽宗语唱了一首歌,受到与会专家的赞扬。
今年80多岁的陈泓教授在主题发言中阐述了898年前徽宗语产生的背景、原因、特征以及流落民间的传播形式,详细分析了徽宗语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据介绍,徽宗语是在靖康之耻阴霾下,由宋徽宗发明创造的密码语言。它客观上反映了宋代的历史文化,承载了困境中汉语言的文化尊严,展现了汉文化在逆境中的生命力。徽宗语是汉字反切原理的深度应用,运用到密码语言上,是一种科学的、智慧的创造。中国汉字内涵深,结构奥妙,功能性多。汉字反切注音的思路和方法可否作为一种当代科学工具,引入人工智能领域,是与会专家颇感兴趣的话题。
陈泓教授在五陵村调研时发现,村中部分老人会讲徽宗语,经过查阅资料,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她表示,鉴于徽宗语几乎失传,会说的人也越来越少,作为一种历史语言应该得以保护。
五陵村作为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将保护传承好徽宗语,引入五陵特色,助力乡村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