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萌萌 张世彬
连日来,“权健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关注。而平时,保健品销售更是大行其道,其销售人群主要面向老年人。市面上销售的保健品真的很受欢迎吗?保健品真的能起到治病防病的功效吗?我市专家提醒市民,有病必须到正规医院治疗,倘若想买保健品,一定得认清标识,以免上当受骗。
“为了防病治病,吃点儿保健品总是没有坏处的”
今年70多岁、家住人民中路的吴老太太是一名退休教师,因为身体不是太好,前些年总是离不开吃药。七八年前,她听朋友介绍,某牌子的保健品非常不错,吃了不仅可以缓解病情,还能防病。于是,吴老太太就购买了一些。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抗拒过保健品,甚至把保健品看得更重要了。吴老太太吃的保健品价格非常贵。据吴老太太统计,她每年要花2万多元钱购买保健品。
“我们老年人年纪大了,难免会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虽然生病了不能完全依靠保健品,但吃点儿保健品总是没有坏处的。”吴老太太指着自己家中的保健品这样说。
和吴老太太有着类似想法的还有很多老年人。今年68岁的李老太太患有高血压,虽然平时也吃降压药,但她还是买了一些可以辅助降压的保健品。对于自己买的保健品,李老太太心里还比较满意。李老太太说:“我吃了保健品后,确实感觉自己的身体比原来好了很多。况且,我买的保健品都是大厂商生产的,应该不会出现问题。”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纯属心理安慰”
很多保健品打着“可治病防病”的旗号在市面上备受欢迎,不少老年人愿意掏钱买。然而,很多年轻人认为,保健品并没有宣传得那么神奇。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多数都是图个心理安慰。
市民李先生说,他的母亲腿脚不是很好,平时她经常去听一些保健品商家组织的健康讲座,然后过几天就会买各种可以缓解腿疼的保健品。通过观察,他并没有觉得母亲的腿疼有好转。“我觉得我妈吃那些保健品根本就没用。之前多次劝她不要购买保健品,可她就是不听。现在,我也不管那么多了,只要她高兴,怎么着都行。”
家住宏力大道的刘女士说,她的公公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去一些保健品店听讲座,每次听完讲座后,不是领几个鸡蛋,就是领一袋盐、一包挂面等“小礼品”。没过几天后,她公公就会买一些保健品。可是,她发现一些保健品并没有宣传得那么神奇。总之,刘女士认为,老年人之所以迷信于市面上销售的保健品,多数都是图个心理安慰,反正也不会吃死人。
“保健品不能治疗疾病”
保健品真能治疗疾病或缓解病情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医师王志强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不能宣传疾病治疗、预防作用。所以,市民千万别听信将保健食品比成灵丹妙药的虚假宣传。”王志强说,保健食品属于特殊食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要依据其功能有针对性进行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同时,在食用保健食品期间,要坚持膳食平衡。
需要提醒的是,市民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健食品,同时也别忘了索要正规的销售凭据,不要轻信非法传销、非法会议销售、非法旅游营销等形式,以免花冤枉钱。
王志强说,市民选购保健品时,要认准保健食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认清保健食品“小蓝帽”标识。如果想了解相关产品更多信息,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另外,选购保健食品时,要检查它的包装上是否注明了生产企业名称和生产许可证号,可以登录企业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网站查询。
相关链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常用的九个套路,帮助消费者识别骗局,保护自身权益。
套路一:保健品销售人员免费送礼品,如鸡蛋、大米、购物车、面、油、杯子等等,引诱老年人上钩。推销人员大多通过发宣传单,免费发放礼品,或用保健品包装盒、票据换礼品,让老年人进入圈套。
套路二:一些保健品销售公司会假冒某某公益活动的名义,打着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来听普及健康知识的讲座,其实是为推销产品进行铺垫。
套路三:一些保健品销售公司往往无据承诺、虚假承诺、夸大承诺。他们宣称销售的产品能治高血压、降血脂,对胃好、对肾好、对肝好,还可控制糖尿病……类似的保健品诈骗销售方式不断重复,最终引诱老年人信以为真。
套路四:无论通过什么途径吸引来的老年人,一些保健品推销人员往往会要求他们详细填写住址、病史、电话等基本信息。同时趁机问问老人家里有没有老伴、几个孩子、身体怎么样,一方面拉近关系,一方面套取更重要的信息,为后续销售保健品打基础。
套路五:有些保健品销售公司会邀请所谓的专家、医生到推销现场。宣称此专家对某些疾病有非常专业的治疗水平,比如在某大医院光挂号费就要300元。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迫切需求推销保健品。
套路六:有些保健品推销人员安排老年人参与活动并上台分享。这些被安排好的老年人会说自己是本产品的会员,这个保健品效果确实好,成为会员还有各种免费待遇。其他老年人会因为这些现身说法的老年人是自己的邻居、同事、同一个小区的而轻信他们,随之购买产品。
套路七:有些保健品推销人员经常搞家访,去老人家里提点水果、蔬菜看望,陪老人聊天。只要老人高兴,让他们买保健品就不是问题了。
套路八:有些保健品销售公司会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免费吃住,以公司搞庆祝活动、回馈客户为名,实际上到了所谓的旅游地点,就关起门来进行保健品效果诱导,然后去参观保健品生产车间,其实跟销售的保健品没任何关系,让老年人认为自己看到的是“真材实料”。
套路九:有些保健品销售公司以购买总公司股票,或者是某公司将要上市为名,宣称现在存钱或者购买股票,可以获得高额回报,比如20%的年利息,引诱老年人去大额投资、购买。这样的投资实际上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