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敬 文/图
1月22日,市经开区大杨庄村华之康合作社负责人杨青天的电话响个不停。面对纷至沓来的经销商、热心市民,他和27家贫困户的心情如同棚外的天气一般灿烂、明媚。在本报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里的种植大棚,5万斤滞销平菇迎来了大市场。
1月21日,本报以《经开区大杨庄村5万斤优质平菇面临滞销 27家贫困户急盼销路》为题,报道了由于销售途径没有打开,市场信息不对称,该村5万斤即将成熟的平菇面临滞销困境。其中,最为特殊的是,这些平菇种植户均为村里的贫困户,他们急需打开销路来实现脱贫增收的梦想。
经本报报道后,杨青天的电话便响个不停,仅21日一天,便有20余名经销商、热心市民致电,表示要批发、购买贫困户种植的优质平菇。其中,经开区一家企业提出要大批量采购新鲜平菇,发给员工做春节福利。
由于平菇是批量、阶段性出产,22日,多名菜品进购商专程赶赴大杨庄村,实地查看了平菇的生长情况后,开始与华之康合作社负责人商议批发时间和批发量。与此同时,众多市区的热心市民还专程乘坐公交车赶往大杨庄村,通过现场采摘、购买的形式,为贫困户的脱贫增收尽一分心意。
22日,正在大棚内采摘平菇的69岁五保户杨仕亮干劲十足。一簇簇叶片肥厚、颜色浓黑的平菇经过他的双手,即将奔向千家万户的餐桌。滞销的平菇能够打开销路,意味着自己的工资会越来越高,这个年也将过得更有滋味。年迈的杨仕亮说,辛苦劳动让自己既有成就感,又有自豪感。
“在体验农家采摘乐趣的同时,还能为脱贫攻坚出分力,何乐而不为呢?”热心市民赵先生说。目前,大杨庄村8座食用菌种植大棚内的平菇正在错峰生长,有菜品需求的市民可趁着节前时间前去采摘、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