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新乡·城事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月29日 星期
中学教师张峰
14年免费补习班  用爱感化“问题生”


14年免费补习班 用爱感化“问题生”

有这样一位老师:14年来,每逢节假日,她家就变成了补习班;免费为学生补课,使不少厌学的学生重燃学习兴趣;不仅分文不收,还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她,就是新乡县大召营中学的英语教师——张峰。

□记者 平爱梅 文/图

70后教师:

免费辅导14年

46岁的张峰,是大召营中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她穿着朴素,家装简单而陈旧,但言行举止无不散发着阳光般的热情和正能量。

张峰原本是河师大体育系的高才生,毕业后在喜爱的体育教育上干得风生水起。2004年,因学校需要,她“变身”英语老师,并担任班主任。就是从这年起,她的家变成了爱心补习班。

“有的孩子挺聪明,玩心太大,上网成瘾或者结伴打架,老师头疼,家长更是束手无策。”张峰说,“我就找几个学生来家,试着往学习上引引。”

学校家属楼就在校园里,张峰家约百平方米。课余,被“请”来的学生主要是写作业,她一边监督一边辅导,“我虽是体育专业,但文化课都不错,英语尤其是强项。”张峰说,或是因为监管的效果,抑或是受氛围影响,最早来的侯兆丰、董颜锋等几名学生,拗劲小了,学习劲头渐长。

备受激励的张峰干劲更大了。渐渐地,外班学生来了,外校学生也来了。节假日,她家的客厅、餐厅都挤满了学生。张峰说:“不仅免费补习,我还捐款资助家境贫寒的学生。14年来,无论是学习还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那种幸福感无言以表。”

学生这样说:张老师严厉又慈爱

从2004年至今,有300多人享受张峰的爱心“小灶”。不论他们已经成家立业,还是依然在校学习,张峰的名字已铭刻他们心中。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次看望,都诠释浓浓的感恩之情。

28岁的侯兆丰是张峰“收留”的首批学生之一。“打架,网瘾少年,见谁都不服劲儿,谁教谁头疼,这就是过去的我。”他说,初中刚到张峰老师“手下”,他依然不服管教。即便被老师领到家里,他还是漫不经心,对张峰“不服气”。

直到一天中午,犯老毛病的他和同学到网吧打游戏,被张老师抓个现形。当时老师将他们生拉硬拽出网吧、伤心痛哭的场景,一下触动到他的心灵。他幡然醒悟,向老师表态:一定跟着老师好好学。

“张老师对我们太真诚了,父母都没下过这样的功夫。”侯兆丰说,“假期,我吃住都在她家,没给过一毛钱。只因基础太差,没能如愿考入县一中。我本想放弃,但经过老师鼓励和劝导后选择了复读,终于顺利考入县一中。”

“这下,在我们这一带出了名调皮捣蛋的我真出名了,张峰老师也出名了。”侯兆丰笑着说。此后,无论学习、工作,还是成家生子,挫折时、彷徨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张老师。这辈子,张老师就是他的人生导师。

孩子“不务正业”令家长焦虑甚至崩溃,而张峰帮助纠正孩子不良习惯,引上正轨,家长会如释重负,感激不已。

小餐馆的董立富说:“儿子有出息了,我们的小店经营也顺畅了,最应该感谢的是张峰老师。”

董立富说,他十六七岁从封丘来到这里。越穷越想培养孩子,当初将上小学的儿子颜锋送进武校,希望他文武双全,结果事与愿违,文化课很差尤其英语一窍不通。小店的生意不景气、孩子又不争气,他经常酗酒来排解烦恼。

“张峰老师觉得颜锋挺机灵,专门来家喊,想为他补习。”董立富说,“起初颜锋不想去,等去了之后,离家这么近,就没有回来过。一住就是3年,别说给生活费了,老师自掏腰包给他买运动鞋和棉袄。颜峰被县一中录取的消息传出来,我甭提多自豪了!去报到时,张老师还资助了500元。后来上大学,她又资助1000元。你说这恩情有多大啊。”

该校校长张新成介绍张峰时,言词中满是称赞:“她教体育期间,我们学校体育成绩在全县中学名列前茅;她多年坚持义务辅导,也是在用自身精神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动力,非常可贵。”

张峰正在辅导学生

家长这样说:大爱从孩子身上传递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