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图书馆发布2018年读者借阅大数据
10岁小学生一年借阅506次
本报讯 (记者 平爱梅) 1月25日,市图书馆发布2018年读者借阅大数据,显示全年接待读者56万人次,流通图书32万册次。其中,少儿图书《我们都去找朋友》荣登榜首,被借阅276次;借阅次数最多的是我市10岁小学生赵玮喆,全年借书次数为506次。
10岁的赵玮喆是五年级学生,家住牧野区绿营小区。他的妈妈赵全芳说,他们引导孩子认字、读书,没想到孩子最后迷上了阅读。
赵全芳说,因为过去不了解图书馆,买书也承受不起,孩子幼儿期,他们主要是到绘本馆借书看。孩子爸爸赵培新说,上幼儿园时,根据老师反馈,其他孩子组词时多是两个字,而赵玮喆经常组的是成语。
2015年,赵全芳到市图书馆为孩子办理了借阅卡,从那以后,孩子看的图书基本上都是从市图书馆借阅的。赵全芳说,孩子看书速度比较快,有时每天不止一本。因为已经上小学五年级,她担心影响学习,就劝阻他减少看书时间,没想到孩子竟然在晚上打着手电筒偷偷看。
学校老师反馈,孩子在课堂发言积极、所用词汇丰富,表达能力很好,这应该都是日积月累的效果。另外,赵玮喆性格也很好,开朗、热情,乐于助人,小区很多孩子都愿意和他玩,一些老人称赞他懂事、有礼貌。
老图书馆人梁卫华表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阅读兴趣,关键是家长潜移默化的引导。读书的效果,可能一下子显现不出来,但积累尤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对其语言表达、思维都有益,有助于学习能力的独立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