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平爱梅
今年35岁的刘玉伟把小小的面团“玩”出了新高度,成为了面塑民间美术师、面塑“非遗”传承人。
因家境贫困,刘玉伟中专毕业后,在市区一家宾馆打工。其间,他被餐饮部那些瓜果雕刻出来的栩栩如生的动物深深吸引住了,就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悄悄模仿。餐饮部雕刻师傅看到刘玉伟上进、努力,就经常对他进行点拨和指导。很快,年纪轻轻的他被评为了高级食品雕刻师,还斩获了不少大奖。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面的张力比其他食材大得多,加上看到有餐饮大厨做的面塑食品,他决定改行做面塑。
有雕刻基础,加上很好的悟性,刘玉伟便“下手”了。面塑用的材料,需要先对面粉进行加工、处理、调色。经过琢磨、尝试,一件件面塑作品在他手中就诞生了。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面制品无法长久存放,不是风干后开裂就是发霉。兴趣激发创造力,他试着在材料里加入蜜蜂和甘油,解决了开裂和发霉的问题。
除了自我钻研,他还拜了多名老师学艺。2002年,他跟随北京汤派面塑师傅李学珍学习汤派面塑技法及和面工艺,并被收为关门弟子。2004年,在朋友推荐下,他拜全国民间艺术家倪宝诚为师,潜心学习民间美术实践和理论,其面塑作品风格也向民俗生活靠拢。之后,在倪宝诚推荐下,刘玉伟还拜面塑大师李金城为师,学习曹州面塑技艺和和面工艺。
在创作中,刘玉伟非常注重面塑人物的神韵和动作的自然协调性,每一道衣褶纹路,他都会揣摩很久,反复雕琢。“面塑艺术不像玉雕、根雕那样需要减除多余部分,它是需要一点点儿增加的。”刘玉伟说,从面塑材料制作到调配颜色,从人物形象到服饰搭配,一件作品至少要几十道工序,古装人物甚至需要上百道工序。
在创作中,他还不断挑战自我。自2013起,为了丰富面塑艺术的多样性,他摸索出浮雕面塑、油画面塑、微雕面塑,尝试各种风格的搭配。他的微雕,工具是自制的,体积最小的作品是在1元硬币上塑出了十八罗汉。
如今,他的面塑作品已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先后获得我省文艺百花奖、民间文艺金鼎奖以及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精品展览“乡土奖”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