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耀(新乡市)
前几年在体育场晨练时与几个爱好踢毽子的人一起踢着玩儿,不知不觉渐渐入了门,从此便与踢毽子结下不解之缘。
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毽球和花样踢毽都是由踢毽子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发展而来的。
踢毽子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宋时期,踢毽的花样、名称和毽子的制作技巧已经和今天差不多了。在那个时期,踢毽子已经成为一项有广泛群众基础并具有相当技巧水平的民间体育活动形式。到清朝时期,踢毽子在民间更为广泛流传,其技巧也有新的发展,成为群众喜闻乐见和广泛参与的一种体育活动项目。
河北承德一直以来都是“踢毽之乡”。据说当时承德是家家有毽子,人人能踢毽。每当春节时,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结伴出门,街头巷尾,踢毽为戏,毽羽飞舞。高似群燕展翅,低似蝶舞花丛。潘荣陆的《帝京岁时纪胜》中曾生动描述当时踢毽活动的盛况及其高超的技艺:“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团转相帮,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堕落”。
为了继承和发扬民族体育的优良传统,挖掘民族体育的精华,体育部门组织力量,运用现代体育科学理论,对网毽(即上网踢毽)和踢毽子运动加以整理、提炼,编写出毽球竞赛规则,正式定名为毽球,并将其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从此,毽球运动将个人的技艺变为集体性的对抗,并融娱乐与竞技为一体。
毽球是一种极为方便的体育活动形式。在众多的体育项目中,毽球被列为“方便体育活动”之首。因为,毽球运动所需的场地不大,器材简单,一个人可以踢,两个人或几个人都可以踢;在室外可以踢,在房前楼后、路边树旁、室内厅廊也可以踢;踢毽子也不受时间限制,时间可长可短;运动量也可大可小,完全可以自由控制;它便于携带,只要将一个小小的毽子带在身上,一有空隙就可以踢起来。
踢毽子的益处可不少。
有益于身心健康。常言道“人老先由腿上见,背驼腰弯手杖添”。踢毽子是以下肢为主,通过上下肢及躯干配合的全身运动,随着下肢的用力踢、磕、蹦、跳等有节奏的屈伸和扭转等动作,逐渐加大了下肢的运动负荷,久而久之可增加下肢、躯干部及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增强关节灵活性和应变能力。通过大量的观察与研究证明,踢毽子对调节人的眼、脑、神经系统和四肢的支配能力有着特殊的功能。
会使人更加聪明和健美。踢毽子是一项全身性的锻炼,运动时骨骼肌收缩和放松频繁,加强了肌肉内部的新陈代谢过程,可提高肌肉的收缩过程和协调性,增强耐久力,使肌肉在形态、结构、成分和机能上发生明显的适应性变化。因此,经常踢毽子会明显减少脂肪的堆积,对消除肥胖有明显的效果。
以毽结友,自娱自乐。踢毽子还有自娱自乐的作用,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参加踢毽子活动,可以从孤独感中解放出来,使自己变得年轻,性格变得爽朗热情,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在踢毽子活动中还可以结交许多朋友,这些朋友来自各行各业,互相学习、切磋技艺。我在踢毽子时所结交的毽友现在都成了好朋友,过年过节的时候还会聚一聚,有说有笑,好不快活。
有一次聚会后,我感触万分,来了一点灵感,写出了毽友之歌,深受广大毽球爱好者的喜爱。
小小毽球,连着你我他,强身健体传承中华文化。小小毽球,连着你我他,以毽聚友,朋友遍天下。小小毽球,连着你我他,娱乐竞技,把毽球运动发扬广大。我们的梦想,让她在世界遍地开花。小小毽球,连着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