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萌萌 文/图
春天到了,喜欢吃野菜的市民又可以一饱口福了。3月14日,春光明媚,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商贩和超市已经开始卖各种各样的野菜,喜欢吃野菜的市民也纷纷购买,回家尝鲜。那么,吃野菜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各种各样的野菜都有哪些营养和药用价值?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现在给您说说野菜那些事儿。
市民纷纷购买野菜
3月14日上午8时20分,向阳新村早市上十分热闹。“新鲜的面条菜、白蒿、油菜苗,大家快来买吧!”在向阳新村早市上,72岁的关堤乡庄岩村的陈荣光老先生摊上挤满了市民,陈老先生卖的野菜,价格从每斤2.5元到7元不等。一名正在挑选面条菜的女士说:“野菜就是吃个新鲜,我买2斤就是想回家蒸蒸菜吃,面条菜是我老公最喜欢吃的。”
同样,家住劳动街的何老先生也来买野菜。何老先生说,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来早市买野菜。买野菜不仅是为了吃个新鲜,最主要的是野菜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比如,吃白蒿对肝好。
随后,记者又来到人民路胖东来大胖超市。在该超市蔬菜区,服务员已经将白蒿、香椿苗、苦菜、面条菜等七八种野菜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喜欢吃野菜的市民纷纷前来选购。
野菜营养丰富药性好
市植保植检站专家冯之杰对野菜很有研究。冯之杰说,在我市,白蒿、蒲公英、马齿苋、荠荠菜、香椿苗、刺儿菜、扫帚苗等野菜非常常见。有些野菜不仅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比如说,马齿苋含有蛋白质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荠荠菜含有7种有机酸、11种氨基酸、7种糖分和多种无机盐,所含蛋白质、粗纤维、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也多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在药用价值上,马齿苋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全草煮水坚持长期服用,可以治疗慢性肠炎;荠荠菜可以醒目,治疗肝炎、高血压等病,同时,荠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蒲公英可清热解毒,是糖尿病人的佳肴;白蒿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的功效,还可治疗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等疾病。
科学吃野菜 切记莫贪多
“野菜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市民在吃野菜的时候也得多加注意。”冯之杰说,市民在吃野菜的时候,要根据野菜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比如荠荠菜可炖、可煮、可炒、可烹,还可做馅;面条菜可以做蒸菜吃;蒲公英可以凉拌。野菜一定要新鲜,洗切和下锅烹调的时间不宜间隔过长,以免造成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损失;野菜不可多吃,多吃则会伤及脾胃,引发胃痛、恶心、呕吐等轻微中毒症状;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以免中毒。另外,苦味野菜不宜多吃,多吃容易损伤脾胃。
冯之杰提醒市民朋友,吃野菜后,如果出现身体发痒、浮肿、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马上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