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平爱梅 文/图
3月15日早上,刘敏娴熟地为卧床的婆婆做了全身按摩,之后她又在姐姐陈丽的协助下,给卧床的公公理了发。“爸,妈,新的一天开始了,来,你们握个手,鼓励一下。”开朗的刘敏一边说笑一边将公公的手递给了婆婆。
51岁的刘敏家住荣校路办事处天太社区。她的公公陈宝荣90岁,因小脑萎缩和肾脏肿瘤而卧床;婆婆王秀兰83岁,因突发脑梗跌倒而导致右腿骨折,需要卧床康复。为了照顾好两位老人,老人的儿女和儿媳专门购买了两张护理床,并轮流值守在床边。
大哥、大嫂身体不好,二哥因病离世,热情、善良的刘敏就主动多揽了一些照顾老人的“任务”。除了喂饭、擦身等日常生活料理,她特意学习了按摩、康复手法,每天坚持给老人做全身按摩。
“老年人本来血液循环就差,卧床后会进一步加重,甚至会出现肌肉萎缩、褥疮,需要坚持按摩和做康复。”刘敏说,每次按摩约1个小时,她常常累得胳膊酸疼,甚至出现了肩周炎,但是她没有停过一天,贴上膏药,继续坚持。
喂饭时,公公因老年痴呆经常会闹情绪,不好好吃。刘敏像对待孩子一样哄着,公公每吃几口,她就及时表扬一下或鼓鼓掌。
老年人容易产生寂寞感,刘敏就给公公和婆婆讲故事、笑话听,拍视频、抖音给他们看,想办法逗他们开心。婆婆总爱讲一些过去的事儿,刘敏总是坐在旁边耐心地听着。“对于老人,有时候陪在身边,他们就感到踏实。”刘敏说。
今年,刘敏被评为“好媳妇”,荣登社区光荣榜。对此,她说,这个荣誉是对她的鼓励。不过,在他们家,孝亲敬老的良好家风一直传承着。公公是一名老兵,正直善良,在畅岗村当了近30年的村干部。婆婆勤俭持家,与人为善,照顾偏瘫的老母亲33年,对待儿媳像女儿一样,连续多年获得“好女儿”“好婆婆”荣誉。平时,爱人兄妹5人也是互帮互助,相处融洽。
“这样的良好家风,我们要传承好,也给自己孩子树立起榜样。”刘敏说,为照顾好老人,全家人是齐心协力,二嫂和大姐、小妹,还有侄子、侄媳都很尽心。
婆婆王秀兰说:“我们老少一大家子,一团和气,我可满足。孝亲敬老的老传统,我们家一直传承着。”
天太社区妇联主席申福英说:“他们这个家庭团结、和睦,有什么事,都是主动承担。接触刘敏很多年,她人热情,心善良,照顾公婆的事迹确实让人称赞,是社区的好媳妇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