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新乡·城事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4月12日 星期

垃圾分类成习惯毛庄村村民真“讲究”

村民自觉将垃圾分类

本报讯 (记者 陈卓) 邀请环保专家团队到村内讲课,让村民建立垃圾分类意识。现在村民人人都自觉将垃圾分类,村里干净得很。而且,分类后的垃圾97%都进行了废物再利用。哪儿的村民这么“讲究”?答案就是新乡县朗公庙镇毛庄村。

4月11日上午,记者在毛庄村看到,村里的道路干净、整洁。沿着村路走上一圈,没有看到垃圾乱堆、环境脏乱的场景。然而,毛庄村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曾经村里的卫生环境一团糟,垃圾遍地、蚊蝇乱舞,村民生活环境质量很差。

为了改变村里的环境,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岭带领村干部动起了脑子,决定彻底改变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去年,一次大学生下乡活动在毛庄村掀起了一股环保之风。学生们积极打扫村内卫生,并向村民讲解环保知识。大学生走后,村干部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坚持上街清扫卫生,帮村民清理积攒的垃圾。大干13天后,村里街道明显变了样,很多村民也自发加入清扫队伍。看到村里干净了许多,村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为给村民们“洗脑”,张新岭在村委会多次放投影,通过播放环保题材视频,让村民观看和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以及“垃圾围村”对子孙的危害。

耳濡目染之下,村民们想改变村子环境的念头日益强烈。抓住这个时机,村委会向村民们提议,毛庄村要做垃圾分类,改变村容村貌。这个提议顿时引来村民的积极响应。

说干就干,村里先后邀请专业环保老师、环保专家团队近10次到村内讲课,召集村民宣讲垃圾分类处理等知识,在村内显眼位置安装垃圾分类宣传板,并为每户村民送去一份“环保告知书”、一张垃圾分类知识挂历和两个垃圾分类桶。今年年初,毛庄村垃圾分类“工程”正式启动。

目前,毛庄村426户村民人人都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77岁的村民李纯兰表示,以前村里又脏又乱。现在实行垃圾分类后,村里干净多了。村民每天都自觉将垃圾分类,基本上分成5类,放在专门的袋子里,有专人来收。同时,该村组织了10余名志愿者,每天对村民分类好的垃圾进行回收。回收的垃圾拉到村头垃圾处理点,进行专业处理。大部分生活垃圾加入环保酵素,被制成肥料可再次利用。

“以前村里每月要清理掉10万斤垃圾。可再次利用的垃圾被扔掉不说,光是清理费用都花了不少。”张新岭说,自从实行垃圾分类后,村里的卫生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垃圾经过处理后,也基本“变废为宝”,实现再次利用。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