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平原腔声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4月17日 星期

“背人哥”弯腰一背,背出新乡“美能量”


■姬国庆

“新乡人真好啊,这次我可是亲身感受到了!”4月15日,北京的王传忠在电话里告诉记者。 (《平原晚报》4月16日A07版报道)

新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背人哥”背行动不便的老人上车,看似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但是“背人哥”背起的不只是一位近80岁老人的身体,还背负起了一座城市的文明,感动了来自北京、西安的客人,“背人哥”很美、最美。

很显然,对于普通人来说,自己走步上客车,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然而,这样的事对于一位年近80岁、曾经患过脑梗的老人来说,上客车这样的动作是很难完成的。

特别是,张老师的老伴儿体重160斤,同去的另外7个人也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其他老人帮助张老师的老伴儿上客车也是非常困难的。

出彩新乡人,老人有难“背人哥”显身手。就在这些老人遇到困难时,大巴车司机看到后不假思索,当即就跑了过去,弯腰背起张老师的老伴儿上车,并安置在合适的座位上。

“背人哥”没有刻意,平凡真实,不求回报,他以最真诚最热烈的姿态,向需要帮助的老人发出最大的善意,看似一个小小的举动,不但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解决了坐车问题,而且让老人在旅游之中更加愉快,凡人小事并不小啊!

小行为,彰显大美德。确实如此,与张老师同行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行动多有不便,如果不是“背人哥”伸手相助,不但张老师的老伴儿因无法上车影响旅游,而且也会影响到另外7位老人旅游时的心情。

凡人善举正能量,背人上车美名扬。对于“背人哥”的善举,北京老人王传忠点赞是最直接的态度 ,更是一种发自内心对新乡这座城市的最高评价。尽管这样的褒奖未能给“背人哥”以物质的回报,但是在精神层面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也就是说,北京老人王传忠对“背人哥”赞不绝口,既是对“背人哥”的褒扬,也是对新乡的“最美好感”。

也就是说,这样的义举不但引发了这8位老人对“背人哥”的好评,而且乃至对新乡、对河南都会因此有好感。

毫无疑问,在王传忠、张老师等8位老人点赞“背人哥”的同时,也让新乡人美名在北京人、西安人中得到传颂,我们为有新乡“背人哥”这样的“新乡好人”感到欣慰和自豪。

这条新闻中写道,因为这件事,张老师有两个遗憾,一是没有拍下“背人哥”背人时的感人一幕,二是至今不知道“背人哥”的姓名。

对于张老师的第一个遗憾,我们根本无法满足,但是我们可以弥补张老师留下的第二个遗憾,帮助张老师问清“背人哥”的姓名,这样不只是弥补张老师留下的遗憾,也是让好人的美德得到更大彰显。

昨天,小姬与宝泉景区取得联系,得知“背人哥”叫康立新,50岁左右。

景美,更重要的是人美。总而言之,“背人哥”的善举看似出于一位司机职业本能对乘客施以援手,但是这不经意间的一个简单的动作,背出比景色还美的新乡“美能量”,给我们展示了一位新乡人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职业操守,最能勾起人们朴素的情感和心灵的广泛认同,最容易成为整个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取向,他的行为将激励更多的人将爱心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引领崇德向善的新风尚,值得称道和点赞。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