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平爱梅 文/图
李亚楠是我市第二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18岁时,她在无偿献血之后,毅然加入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队伍。上大学期间,她与外地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高配成功,并顺利为其捐献了“生命种子”。
高中时期,热情的李亚楠就很想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但那时因年龄不满18岁而被“拒之门外”。高三时,迎来18岁生日的她走上了怡园广场的流动采血车。采血后,她无意间看到旁边的“挽救白血病患者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红色条幅,随即报名、填写了相关表格,加入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
当时,李亚楠只是希望帮助病痛中的患者,并没有过多考虑相关的事项,比如是否能够配型成功,怎么捐献。2008年8月,作为新乡学院音乐系一名大学生的她接到通知,说她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需要她到医院进行进一步体检。接到通知后,她欣然前往。
当时,我市共有18名志愿者与那名患者初配成功,而最终只有李亚楠一人高配成功。李亚楠的妈妈同样是无偿献血志愿者,但对于这样的捐献还是有些担心,一再叮嘱女儿。李亚楠笑着安慰妈妈:“如果对方是一个坏人,我相信他会因此而转变;如果对方是一个好人,我庆幸帮助了一个好人。希望那名患者挺住,等着我。”
2008年11月,李亚楠顺利为那名患者捐献了“生命种子”。她也成为我省第99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