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庆
发现家墙外的燃气管道严重漏气,群众拨打市12345公共服务热线求助。不成想,排险过程中竟发现这是一起人为破坏违法犯罪行为。万幸的是,险情被及时处理,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平原晚报》4月23日A05版报道)
“慢作为”不但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而且致使12345公共服务热线“人气”持续攀升,其产生的负能量不容忽视,理应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重视,并且做到闻过即改,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众所周知,燃气泄漏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火灾事故,还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后果绝对不堪设想。
就新乡县朗公庙镇南于店村村民反映的情况来说,当时非常紧急,“自家墙外的燃气管道严重漏气”,不但对村民造成严重安全威胁,而且还会影响到公共安全,这确实是重大安全隐患。
新闻中报道,“他多次拨打新奥燃气公司电话,但工作人员称在路上,3个小时仍没有赶来”。
从拨打次数上来说,虽然新闻中没有说明这个村民给新奥燃气公司到底拨打了多少次电话,但是从“多次”这个词来看,至少在3次以上。多次拨打电话没结果,这是不是一种“慢作为”呢?
从距离上分析,客观而言,虽然我们不知道新奥燃气公司的维护人员从哪个地方出发的,但是就新奥燃气公司到南于店村的距离来看,开车估计不到半小时,就是骑电动车也花不了多长时间。长达3个小时没到场,这难道不是“慢作为”?
好在,经过12345公共服务热线协调,经过新乡县朗公庙镇政府努力,公安、城建、燃气公司等单位一起处理险情,避免了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际上,在这次12345公共服务热线公开曝光的5个事例中,除了这起事例是“慢作为”的体现,还有另外一个事例也是“慢作为”的体现。
市民万先生到新华医院办理健康证时,虽然值班医生称当天办证,隔天即可取证,但是万先生却遇到了“领证难”,质疑新华医院办事效率。最后,经过卫滨区卫健委工作,万先生终于领到了健康证。
值得追问的是,就这样的“慢作风”和“慢作为”,怎能尽快消除安全隐患?怎能保障公共安全?这两件事看似虽小,但是事关公共安全,事关群众利益,值得引起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反思。
归根结底,“慢作为”是相关部门和单位服务观念、责任意识淡薄的体现,必须闻过即改,举一反三。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工作时跑起来、快起来,以服务的高效率、高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进而让12345公共服务热线持续攀升的“人气”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