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平爱梅 文/图
提起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很多人就会想起我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梁晓声概括的四句话: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也是我市第三届“全民阅读 书香新乡”活动开启时。我国著名作家梁晓声应邀来到我市,在平原文化艺术中心,与众多读者面对面畅谈读书与人生,畅谈城市文化和对书香新乡、文明新乡的体会,并推广阅读。
梁晓声说,从入住的宾馆、读书活动的现场、经过的大街小巷等等,新乡给他留下非常非常深的印象。新城区规划得很有格局,相信将来会成为城市最美部分之一,老城区改造得非常到位,新老城区结合得也很协调。最主要的是,新乡人对客人的真诚、热情、周到,这一点让他体会更深。
尤其令他感动的是,新乡这座城市对文化、对读书的真正重视。通过校园书店的建立、读书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们的诵读等,他都能感受到新乡浓厚的读书氛围,感受到各方面对读书的重视。
梁晓声风趣地说,被聘任为“书香新乡 全民阅读”形象大使,助力新乡全面阅读的推广和书香新乡建设,他很高兴。不过,他还想提个“要求”,希望成为新乡的“名誉市民”,这样更加感觉到来到新乡就是回家,就是一家人。
梁晓声说,近几年,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也一直在考察,哪类城市不仅宜居,而且真正是具有书香气质的城市。他到过诸多城市,但很多城市都感觉不到有书香气质。此次来到新乡,他体会到新乡人热爱读书、热爱文化,读书成为越来越多人日常生活中的常态。他感受到,若干年内,新乡最有可能成为有书香气质的城市。
梁晓声感慨地说,一座城市,让人记住、怀念,首先是城市美、环境好。同时作为一个人的家,要有足够的居住空间,而最重要的是这个城市要有文化,不管走多远的地方,都会一直怀念家园,那这个城市必然有历史积淀、文化积淀、文化气息,而文化气息,从一个小饭店或者一个理发铺,就能体现出来。如邓丽君唱的《小城故事》,小城的环境、邻里的融洽等都会产生许多令人记忆的故事。
从前说故乡、故里、家园,更多说的是农村。对于80后、90后,故乡就是城市,将来他们谈及故乡,就会说是新乡。
梁晓声说,是读书改变了他的人生。对于如今很多人捧着手机的时间远远多于读书时间的现象和如何让更多的人爱上读书的问题,梁晓声表示,这应该就是钱的问题。他发现不少家长给孩子买书后,并没有就一本书与孩子互动、讨论。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是需要讨论的,不讨论,就不会转化为真正的营养。
“我们的读者会慢慢地增加。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读书的人多起来,肯定会是一件好事。”梁晓声认为,在阅读、欣赏、娱乐这三个和人的精神活动相关的不同层面的现象中,只有读书是一个人的行为,很少见到几个人在一起共同读一本书,除非是讲座。这种一个人面对一本书能够静下来的时光,一定是最好的时光,愿大家都多一些最好的时光。
当日,许多读者手持梁晓声的作品《人世间》《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返城年代》《知青》《我相信中国的未来》等作品,请他签名或合影,他都一一满足,让人备感亲切。在签名中,对于学生,他还会特意鼓励几句。在记者采访中,他还为本报书写寄语:祝《平原晚报》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