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丁艳冰)在明媚春光里,我们再次启程。由市委组织部、市委驻村办、市第二人民医院、平原晚报联合开展的2019“健康扶贫基层行”大型公益活动4月23日正式启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市脱贫攻坚工作,促进健康新乡建设,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委驻村办的全力支持下,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平原晚报再次携手,开展2019“健康扶贫基层行”大型公益活动。当日上午,在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楼前举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驻村办主任王庆堂,市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市委驻村办副主任杜全良,新乡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朱金明,新乡日报社总编辑张哲,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继辰,新乡日报社副总编辑、平原晚报总编辑王华林,副总编辑吕郁文,以及市第二人民医院部分医护人员、本报记者参加了启动仪式。
为了把本次“健康扶贫基层行”落到实处,让偏远贫困地区的群众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市委组织部协调安排了30个贫困村,市第二人民医院负责组织专家到贫困村为群众义诊,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开展健康讲座,对特别贫困家庭的患者上门提供面对面、一对一的健康服务。本报记者深入基层采风,了解当地风土民情,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挖掘脱贫攻坚中涌现的突出人物、突出事迹,报道健康扶贫的现场情况,为读者奉献接地气、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故事。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自2011年以来,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平原晚报连续第9年第10次携手走基层送健康。本报记者和医院的专家教授一起,在黄河滩区,在田间地头,在乡村别墅,在手工作坊,在蔬菜基地,在工业厂房,年年走基层、岁岁送健康,足迹遍布全市大大小小274个村庄(社区、乡村和单位)。记者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了走基层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了医护人员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的真情实感。这一“媒体+医院”的公益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新闻品牌。一大批浸润着泥土芬芳的优秀新闻作品,先后获得全国、省级新闻奖。中央宣传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以及河南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领导和业内专家对平原晚报的走基层活动给予了好评。
简短的启动仪式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教授和本报记者随即出发,奔赴凤泉区潞王坟乡分将池村,2019“健康扶贫基层行”大型公益活动第一站的各项工作将在那里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