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到了!咱工人出身的人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的激动——工人的节日、咱们劳动者自己的节日,兴奋!
来自新华网的一段视频引发我思绪万千:那是一座50米高的电力塔,几名中国电力工人疲惫地依靠在电力塔铁架上,趁着工作间隙闭眼休息。这段不同寻常的视频发到网上后,令大批外国网友感动不已,评论区出现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致敬”(respect)。网友纷纷表示,中国取得的成就显然离不开这些一线劳动者的敬业和付出。这则消息和我2016年4月28日写的《“五一”之际的相遇》何等相似,我也是拍摄了一张外线电工在电力塔铁架上的工作照片,发帖在微信圈,引起微友的广泛关注,很多朋友给予积极评价。无独有偶,就在撰写这篇文稿时,人民网又发了《电力女工在380米高空巡线的视频收获数万网友点赞》的帖子。这就是我们的产业工人,中国工人阶级的形象!
我又想起了“铁人”王进喜,当钻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他说:“党把我们当主人,主人不能像长工那样磨磨蹭蹭、被动地干活。”艰苦的钻井生产实践,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品格和大公无私的先进思想。还有吴运铎、孟泰、申纪兰、张秉贵、李素丽、时传祥等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还有时下的大国工匠施品芳,在加工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气密试验接头中,这一个零件他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凝神专一,技近乎道;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兰石集团冷作工首席操作师阙卫平以及高凤林、徐立平、方文墨、周永和、王伟、潘玉华、陈行行、宁允展、王进、王津等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以他们的成果和理想,向祖国献礼,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为强国强军,付出了聪明才智。
远的不说,就说我工作单位的一位秦刚师傅,自入职以来20余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从无怨言。一次,车间突发事故,秦师傅第一个冲入现场,冒着密闭罐爆炸的危险,在那烟雾弥漫刺鼻的气味中,用一条湿毛巾捂着嘴巴,摸索着爬上3楼,关闭了进料阀,避免了事故扩大,自己却严重受伤,可他还憨厚地说:“没事儿,没事儿!”后来,事业需要他远赴广西工作,将家丢在新乡故土,几年来从没有因为家事请假耽搁工作一天,被誉为劳模标兵。还有党员班长王德修老师傅,年近六旬,干起活来赛似小青年儿,带领20多名员工创造了产量、质量连续3年第一的佳绩,荣获“五一劳动奖状”。企业中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普通工人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应为他们点赞、为他们骄傲!这是中国梦凝聚起的磅礴力量与劳动美的完美契合,无愧于工人阶级是共和国的脊梁、劳动模范是我们时代英雄的光荣称号。
新中国70年春华秋实,离不开我们工人阶级的无私奉献;劳动者的辛苦付出,谱写了共和国的华丽篇章。祖国的强盛未来依然靠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撸起袖子加油干,正如“五一”那天百名劳模代表在北京发出的铿锵誓言那样: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
(老年记者 杨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