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牧野文艺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5月6日 星期

以青春写一首诗
——春游潞王陵

□杨彪(新乡医学院)

我常常记起童稚时的自己,想着一个如此单纯幼稚的孩童如何成长为今日的少年。是的,少年,就是这个可爱的词汇,我喜欢用它称呼我以及一切饱含青春热情而又童心不泯的吾侪。

人生的信条就应该选择当下,用稳健的步伐丈量无畏的青春,以无悔的青春书写一首岁月的诗。正基于此,便有了此次的春游潞王陵之旅。

“春山暖日和风”,我想要的正是元曲里如此好天气。明媚的阳光与和煦的东风俨然生活的经纬,相互交织,让我们坠入愉快的丝网。一行七人,七辆单车,一路风景,春风为伴,胜日寻欢,当我们把古老的卫水河抛于身后,尽情地在“南水北调”工程桥上拍照留念以及千辛万苦爬过一座高岗,此行的目的地——潞王陵便赫然出现在眼前。

说其“赫然”,并非其如何金碧辉煌,而实为其作为中国目前保存现状最好,占地面积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地位之显赫。

极目远眺王陵,古柏苍松,森严庄重,“潞藩佳城”楷书字样镌刻于石坊之上,两侧并列石华表两座,均雕以云龙图案,风吹日晒,依旧斑驳可循。跨过石牌坊北行,神道笔直,两侧分别排列着石兽及石像生共计15对,或立或蹲或卧,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走完神道,穿过一座石砌三孔券御河桥,便进入潞简王墓正门——城门楼,城内从南到北由三个院落构成,即自“维岳降灵”石坊至祾恩门为第一院落,自祾恩门北至享殿祾恩殿基台构成第二院落,自享殿基台后面的石坊至陵园的最后部分“宝顶”为第三院落。第一院落中左右各坐落一碑廊,东碑廊存有潞王草书唐诗碑刻,西碑廊现已开发为明代藩王文化展览室。第二院落迎面而来祭碑群,其中万历皇帝祭碑、太子祭碑及内阁大臣申时行祭碑尤其夺目,院中东西配殿尤在,而作为享殿的祾恩殿只余遗址,岁月无情,人力可畏,令人唏嘘。跨过棂星门,绕过五供台,循梯直下,便入地宫。其中文物早已损失殆尽,相传为军阀孙殿英所盗,继而令我想起“清东陵之劫”,不免为中华文明惨遭蹂躏而愤懑不平也!地宫之上,覆以宝顶,有青石阶梯可供拾级而上。

赵妃陵整体布局与潞简王陵相似,唯地宫两侧各陪以丫鬟墓,相传为赵妃贴身丫鬟不忍弃主,双双自杀陪葬,其中温情,感人肺腑。陵墓四围,大明牡丹俯拾即是,此处亦是豫北地区最大的牡丹园所在地,只可惜阳春尚早,春寒料峭,牡丹风情,未能一睹,实为憾事。但其中古木横虬,绿植丰富,实乃胜境!潞王陵以其独特的旖旎风光,雄伟的古代建筑,精美绝伦的石刻艺术,扑朔迷离的神奇传说,引来四方游客,古人盛赞:“秦陵与汉寝,不及此幽情”,真可谓实至名归也!

古人云:读天下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的思想一直是中国社会传统的教育理念,余深以为是。无悔的青春里,自然有渊博的知识作为积淀,亦应该有行走的脚印引向恒远,知与行,正如风与火,风借火以轻飔,火趁风以蔓延,相辅相成,蔚为大观。趁东风行一场游,以青春写一首诗,路上风景正好,不妨赴一次春天的约会吧!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