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国庆
将饭做好,俯下身子耐心地喂完饭,趁着午休时间清洗被大小便弄脏的床单……这是凤泉区大块镇大块村村民龚子珍33年来的日常生活。而她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的不是父母、公婆,而是患有智力残疾的大伯哥姜春山。(《平原晚报》8月26日A07版报道)
有些人看似平凡,却显高贵。龚子珍作为弟媳,3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智障大伯哥姜春山,让姜春山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用坚强和大爱演绎了人间最美亲情,令人动容,感人至深,龚子珍就是百里挑一的“中国好弟媳”,值得称赞。
姜春山从小患有智力残疾,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以前,姜春山的生活由其父母照料。
当姜春山的父母年事已高,没有能力照料姜春山的生活,其今后的生活就无法得到保障。
而龚子珍虽然嫁进了“姜家”,与姜春山的弟弟是“一家人”,姜春山只是她的大伯哥,她与姜春山之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某种程度上来说,龚子珍也没有照料姜春山的责任与义务。
然而,龚子珍面对大伯哥无人照料的现实,毅然挑起了照料姜春山的重担,这样的人间真情着实让人感动。
龚子珍作为女性,去照料姜春山,是非常不易和困难的。她不但要喂姜春山吃饭,还要清洗其弄脏的床单、被褥,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许多子女因为不堪照料之苦,也难以孝顺地照料久病的父母。而龚子珍不但像对待父母一样照料姜春山,还对姜春山不离不弃,悉心照料33年。为了照料姜春山,龚子珍放弃了外出打工挣钱,这种至真亲情更是弥足珍贵,龚子珍就是最美的“中国好弟媳”,别说感动乡亲了,就是“村外人”看到,也为此感动不已。
33年不离不弃,诠释人间真情。“中国好弟媳”龚子珍悉心照料大伯哥姜春山33年,这样无私的大爱,称其为“中国好弟媳”当之无愧,感动乡邻理所当然。
龚子珍没有轰轰烈烈的惊天壮举,却以33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人间真情,传递着道德正能量,彰显了人间大爱,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时代进步离不开美德的引领。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当我们的亲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我们能否像龚子珍那样奉献爱心,互帮互助,让亲情更浓厚,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再次为“中国好弟媳”龚子珍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