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国内·国际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1月11日 星期

世界不欢迎“新柏林墙


□新华社记者 任珂 张远

11月9日,在德国首都柏林,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前)在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活动中献花。   当日,柏林举行活动纪念柏林墙倒塌30周年。 新华社发

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曾经,横亘在东西柏林间的这道高墙,不仅是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分界线,也是冷战中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分水岭。柏林墙的倒塌,也象征着冷战的结束。   然而,人们回顾这个历史时刻之时,更应该关注当下:一些无形或有形之墙,似乎正在被筑起。   从德国自身来说,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显而易见,且东部的发展似乎陷入某种停滞状态。如今,德国估值最高的500家公司中,只有7%的公司总部设在东部。换言之,东西德之间依然横亘着一堵社会经济发展的无形之墙。正是由于这堵墙的存在,东西德民众的身份认同差异凸显。曾经属于东德的萨克森州,近一半的当地民众认为自己首先是东德人,然后才是德国人,这一比例远高于统一之时。从全球格局看,以柏林墙为标志之一的冷战是全人类的不幸。国家间因意识形态分野而互相隔阂乃至剑拔弩张,屡次游走于热战边缘。冷战结束后,世界迎来全球化浪潮的新契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流。遭遇逆风。国家至上主义抬头,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等多边条约和机制遭遇挫折。单边主义倾向在全球政治和安全领域越发明显,保护主义正在侵蚀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制。正是在柏林墙倒塌那一年,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做出了“历史的终结”的著名推断。然而,这一推断如今看来是落空了。《日本时报》网站不久前刊文指出,30年过去了,旧的世界秩序似乎陷入混乱,许多民粹主义领导人拒绝全球共同体的概念,出于多方面原因,边境墙重新开始流行。   变革的时代更需要冷静的声音。历史教训告诉我们,越是在困难时,越需要携手合作。无论是当前全球化遇到的困境,还是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移民问题等全球挑战,没有任何国家能独立解决,也没有任何国家能独善其身。   所幸的是,国际社会中呼吁打破藩篱、倡导多边主义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要拉手而不是松手,要拆墙而不是筑墙。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