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新乡·城事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

心中有情怀 笔下有万物
用文字记录生活的闫福生十年著字260万
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泡在基层,去挖掘新闻素材

□记者 张延 文/图

他用文字记录城市的发展,他用情怀讲述身边的故事。城市、街道、人物,甚至是花鸟鱼虫都是他笔下的主角。他写文章上瘾,10年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写了5000多篇文章,字数达到了260万。他叫闫福生,是卫辉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他有一个充满诗意的笔名——小水滴。

骑车70公里送稿件

狮豹头乡小店河村因清代建筑群而闻名,闫福生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村子沿山而建,民居古色古香,其中最著名的9号院就是闫福生的家。

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骨子里天然带着一种文人的情怀和山里人特有的质朴。

闫福生参加工作后,在狮豹头乡政府办公室当办事员,负责写工作信息和新闻宣传稿件。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爱上了写作。

上世纪90年代,卫辉广播站设置在街头的喇叭里,人们经常能听到闫福生的新闻稿件。稿件写多了,闫福生对自己的要求也高了,他开始将目光投向新乡日报社。

一次,他的一篇反映农村新面貌的稿件出炉了。他知道新闻稿件有时效性,为了第一时间将稿件送到新乡日报社,他骑自行车70公里,从山上一口气来到新乡日报社。报社陈传福老师被他的执着所感动,留他中午在报社吃饭,并趁着这段时间,给他指导新闻稿件该如何写好。就这样,闫福生与陈传福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天不写浑身不舒服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丰富知识面,他除了跟新乡日报社的几名老师学习写作外,还到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学院学习文学和国学知识。

在山区长大的闫福生,对大山有着深厚的感情,无人的时候他会和石头、草木、树叶对话,“我觉得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2010年,因工作需要,闫福生从乡政府调到卫辉市计生委(现卫健委)。离开后,他还经常回来,他说这里的山山水水他没看够。正是这种大山一般的情怀,让他笔下所有的主角都变得格外生动。

他的大脑就像一台超大容量的储存器,每天晚上10点以后就格外兴奋,白天看到的事情,就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出现。“文字就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文章开头、主题、结尾根本不用去想,直接就出来了。”闫福生说。

9年写了5000篇文章

现在有很多读者都是他的忠实粉丝,每天晚上10点后,就有很多粉丝在等待他的新文章。“‘小水滴’的文章都是正能量,让人看着很温馨,很感人,看他的文章已经成为我每天的习惯了!”一名忠实的粉丝留言。

从2010年到2019年,闫福生共写了5000多篇文章,字数达到260万。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滴水也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芒。“小水滴”用他笔,在传递温暖和情怀的同时,也在书写自己充满激情的人生……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