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羊肉可以说是餐桌上的宠儿。一家人围炉而坐,喝一碗羊肉汤,来一锅羊肉火锅,不仅驱寒暖心,而且能补益身体。
羊肉还是冬令绝佳的食疗保健品。据现代医学研究资料显示,羊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及尼克酸,无机物钙、磷、铁、钾、碘等成分,营养十分全面、丰富。在祖国医学文献中,也有羊肉补益健身的很多记载。《本草纲目》则称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 “当归生姜羊肉汤”(精羊肉250克,当归30克,生姜15克),就是以羊肉为主,配当归之润,补血活血通经,配生姜温胃散寒,该方温中补血,祛寒止痛,不仅对妇人产后血虚、头昏乏力、腹中寒冷隐隐作痛有很好疗效,而且配上杜仲、枸杞等对年老体弱、肾虚腰痛、阳痿及慢性气管炎、肺结核、慢性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以及贫血遇寒怕冷者也有效果。此外,用羊肉与党参、干姜同煮食,可治脾胃虚寒之反胃呕吐、腹痛喜按、大便溏薄等症。如用羊肉煮萝卜,则可消痰止咳,温中益气。但羊肉性温,故有外感时,或素体痰火湿浊较重,或患有严重皮肤病者当忌用。
除羊肉外,羊肺、羊肝、羊心、羊肾、羊乳、羊骨、羊石子等对人体都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和药用价值:
羊肺:能补肺气,调水道。羊肺与柿霜、杏仁煮食,能治肺痿咳嗽,同茯苓、苡仁炖服,能治小便不利和小便频数等。
羊肝:能补肝、益血、明目。因羊肝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古书记载羊肝能治许多种眼科疾病,其中治夜盲症效果最佳。用羊肝同中药菟丝子、车前子、麦冬、决明子、五味子、枸杞子等19味药材制成的 “羊肝丸”,对青光眼有辅治作用。
羊心:有补心、解郁的功能。取羊心一个,玉竹15克,加水炖熟后食肉喝汤,可治忧郁、嗳气、惊悸、失眠健忘等。
羊肾:即羊腰子,能补肾气、益精髓,可治肾虚劳损、腰脊疼痛、足膝痿弱及耳聋、消渴、阳痿、尿频、遗尿等症。如用羊肾一对,杜仲30克同煮服,能治肾亏腰痛。
羊乳:羊乳的脂肪及蛋白质含量比牛乳多,而脂肪球比牛乳小,所以比牛乳更易消化,是老幼皆宜的饮品。羊乳还能温润补虚,对消渴、反胃、呃逆、虚劳等有效。
羊骨:能补肾强筋骨,治腰膝酸软、筋骨挛痛等症,一般可煎汤或炼成丸散服用。如用羊胫骨一根敲碎,加大枣20枚、糯米适量同煮沸。
羊石子:又称羊外肾,药用历史十分悠久。《本草纲目》记载有用它治疗 “肾虚精滑”的功效。 (人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