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国内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19年12月23日 星期

疑似拍卖出土文物“西泠印社”撤掉29个标的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函浙江,要求核查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拟拍卖疑似出土文物一事,引发网友关注。对此,浙江省文物局接受采访时回应,该局经过两次复查后已经撤掉29个标的,不过被撤销的标的并不能确定为不能拍卖的出土文物。对此,不少网友为国家保护文物点赞的同时也提出困惑,如何界定哪些文物能拍卖?

举报

回应

对此,浙江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杨文庆接受采访时表示,12月10日收到国家文物局的上述文件后,邀请专家对“2019年秋季拍卖会·中国历代青铜器专场”拍卖标的进行了两次复核,对总共34个标的中的29个进行了撤拍处理,并取消了拍卖专场。套)标的,同意上拍的有34个。“但是,我们在接到国家文物局的函件后,又将标准把得更严了一点,从10日至13日再次对材料和器物的存疑性进行了核查,13日作出撤拍通知后,在当晚的预展中就将29个疑似标的撤掉了。”   15日拍卖当晚,在浙江省文物局的监督下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对剩下的5个标的进行了拍卖,并公开宣布了已经撤拍的标的。   杨文庆解释,举报人并没有指出哪件标的存在问题,此次复核将标准把得更严并不代表此前的把关不严,因为按照国家文物局文物拍卖标的管理办法的规定,有8类文物是不允许拍卖的,审核工作是据此要求来做的。   他告诉记者,目前并不能确定撤掉的就是不合法的拍卖标的,否则就会移交司法和公安处理,而不是行政处理这么简单。“只能说是省文物局认为对标准的认定、审核把关不够严。”

困境

水)文物,以出土(水)文物名义进行宣传的标的;被盗窃、盗掘、走私的文物或者明确属于历史上被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等8类属于明确禁止拍卖的。

需尽快完善文物信息数据库

资料显示,“西泠印社”2017年秋季拍卖会“中国历代青铜器专场”上,一件名为“商中期青铜兽面纹鬲”的拍品以287.5万元成交。   2018年9月5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省文物局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在“文物安全工作不断强化”一节中披露,“运用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相关信息,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在文物即将在拍卖会上拍卖交割之际,成功追回我省1988年被盗的国家一级文物商代青铜鬲。”   对此,杨文庆也确认了此事,并表示当时其实也是因为确定不了。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只有丢失文物的人主动告知才能介入处理。此外,余先生强调,对于被盗和佚失的文物如果没有一个数据库供比对查证,即使是鉴定专家也很难去准确无误地作出判断。“2017年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上线,但是数据量远远不够,当务之急还是需要做好安保和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北青)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