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篇
□ 统筹 刘志松 记者 王玲玲 文/图
这个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不再是寒冷的象征,而是人们对浪漫的等待和期盼。因为无论外面有多冷,越来越多的市民家里始终温暖如春。这一切和我市大力实施“温暖新乡 守护蓝天”工程和积极打造双替代“新乡模式”密不可分。 2019年,按照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教育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持续打好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市住建局大力实施“温暖新乡、守护蓝天”工程,采取引进社会资本、抱团取暖等方式,强力推进集中供热设施建设,扩大市区集中供热面积,提高供热普及率,满足群众冬季用热需求,减少燃煤取暖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在安康新城小区,市住建局的主要领导积极协调处理供热施工问题,推进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广大群众好评。在竹馨居小区,供热企业积极宣传供热常识、供热政策法规,发放供热宣传资料,解答用户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现场讲解指导微信、支付宝缴费,为用户零距离提供暖心便捷的服务。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新建供热管网24.1公里,新建热力站40个,新增供热面积302.6万㎡,超额完成省定供热目标任务。 清洁取暖是环保工程、蓝天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作为全国“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的新乡,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可谓一头牵着百姓温暖过冬,一头连着蓝天白云,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对于供热未普及的地方,我市积极打造双替代“新乡模式”,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双替代”,即“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工作,是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绿色新乡的具体行动。 摸底、建档、核查、存档、抽查……2019年以来,市发改委“五步”推进,狠抓落实,打造双替代“新乡模式”。“进入取暖季后,我们对改造后的居民进行抽查,对发现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建立台账,限时整改到位,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市发改委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在洪翔小区,市民张先生家采用的就是“以电代煤”取暖方式。他说:“虽然我们这里还没有供暖,但是以电代煤的供暖模式也不错,暖器片是政府提供,电费也给予补贴,关键是还干净、环保。” 据了解,2019年,全市共完成双替代15.8万户,其中煤改电14.2万户,煤改气1.6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