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市中医院、长垣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支援武汉人员王飞:
3月2日小雨
每次进入方舱医院舱内,在路过总台工作区的时候,我总会习惯性地跟这里值守的警察和保洁工作人员打声招呼。他们同我们一样,也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除了维持日常秩序和负责一般的保洁工作外,他们还要帮着清运垃圾和医疗废物,一点不比我们轻松。
经过这么多天的战斗,方舱医院在这次疫情中的成效越来越显著,由于大量的病人治愈出院,今天下午接到通知,江汉方舱将进行内部的缩舱并舱。听到这个消息,我下午提前进行了查房。
在中区18房有一位阿姨,从我第一天查房起她就在这里住院,直到收治的病人成批成批治愈出院,而她的核酸检测一直没有转阴,按照要求是不能出院的。我问她着不着急,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她说暂时没有,希望今天的核酸结果会转阴吧。她看起来还好,只是有点憔悴,毕竟在这里面已经住了20天了。停了一会儿,她又说:“你是王医生吧,我记得你,今天怎么没有写名字啊?”经她一提醒,我才想起来忘记在隔离服外面写名字了。交谈中,我告诉她要搬家了,一会就给他们搬到东区。“那你们呢?你们是不是不管我了?”阿姨焦急地问,有些依依不舍。“我们会跟过去的,请您放心。”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语安慰她,我又不能确定是不是要安排我们支援其他的方舱医院,只能这样敷衍着她,但心里竟也涌起一阵难受!这里是我们战斗了20天的方舱医院啊!查房中,我跟几位老病人也一一告了别,并祝愿他们早日康复!
回到驻地按照流程做完消杀,
望着窗外的夜色和万家灯火,我想,也许经历过这一次疫情,方舱医院这种模式将会在人类的抗疫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我们在为病人诊治,与病人的交流中,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尊重与友好,自己的职业自豪感和荣誉感也大大增强,对待他们也就更加具有耐心和爱心。这也许就是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会一度信心不足,但很少产生极端情绪的原因所在。
当然,人在一起相处久了自然会产生某种依赖关系,这不仅是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特殊时期的背景下,建立起的一种隔着防护服也能感受到的更加亲密的关系。
(记者李文奇通讯员孙冠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