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文奇)疫情之下,餐饮所受影响明显。但随着堂食的开放,餐饮的生意开始回暖,餐饮从业者的信心也在逐步增强。
市民张利平夫妇都是餐饮行业的老人,以前给餐饮饭店打工,之后在道清街开了自己的小店。疫情来袭,他们最能体会餐饮业所受的影响。
3月23日,张利平告诉记者:“房东主动打来电话,说我们可以晚交房租,还可以减免一些房租。”房东的理解与支持,张利平夫妇很感激,但他们更想生产自救,仍然按照原来的合同付房租。
“人要有契约精神,还是自己好好干,自己赚房租。”张利平夫妇早早准备了防疫物资,在全市允许餐饮营业时,他们按照要求,不开堂食,只做外卖。一天五六百元的销量,还不足疫情之前的三分之一。这样算下来,基本刚刚顾住房租,如果算上两人的劳动成本,只赔不赚,但看到积极生产自救的效果,两人还是十分欣慰。
这几天,全市开放堂食后,张利平夫妇按照防疫要求,重新对店内进行了布置,很多老顾客开始上门,生意也有了起色。“一天能卖个一千多元钱吧。”说这话的时候,张利平夫妇很开心。
生意有了起色,张利平夫妇干劲更足。他们是我市餐饮行业的一个缩影,全市有餐饮饭店5000多家,其中八成都是类似的小店。随着餐饮行业经营的日渐正常,餐饮业逐渐回暖,相信花开枝头的日子也不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