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整理冰箱,打开门,一股春天的气息。冷冻室里,有槐花,柳絮儿,荠荠菜,嫩香椿,榆钱窝头,冷藏室里还有两瓶腌蒜苔,都是春天的时令“蔬菜”。
柳、榆、槐不是什么名贵树种,乡陌沟渠,田间地头,三棵五棵,是姹紫嫣红的春天里一点素色的点缀。
柳树萌芽最早,捋柳絮儿时棉衣还未褪尽,身手尚显笨拙。野外走一圈,一筐一簸箩的柳絮儿就放在了灶台上,毛绒绒、绿莹莹的看着就喜悦。将柳絮儿择净洗好,开水里焯一下,捞出来凉水滤一下。接下来,用盐、味精、白糖、白醋、香油调成汁儿,凉拌一下就可以入口了。凉拌柳絮儿口感清爽,且有清热去火之功效。吃不完的——其实是有意留的,抓成团放冰箱冷冻室里,冬天拿出来食用,新鲜如初。
榆钱儿又是一种吃法。将新采摘的榆钱儿择净洗好控干水,放到盆里轻轻揉搓几下,等到黏稠的汁液渗出,撒上白面,团捏成窝头,放到箅上蒸就行了。最期待的就是掀开锅盖那股子蒸气,那个清香哟,就像刚刈过草的草地的味道。
榆钱窝头唯一的吃法就是蘸着蒜汁。蒜汁由盐、味精、香油调成,也可放少许醋。榆钱儿窝头最好趁热吃,颜色翠绿,口感柔滑,蘸上蒜汁,再配上早已熬好的白米稀粥……呵呵,口水要流出来了。储藏榆钱窝头最好是速冻,出锅稍微晾一下,就可放冰箱冷冻室里。冬天食用时,颜色虽不像当初那般翠绿,但口感毫无二致。
槐花一般有两种吃法,一是蒸成蒸菜,二是晒成干菜。蒸菜炒着吃,用葱、蒜炝锅,放入青椒丝、洋葱片,爆炒,之后倒入蒸菜。二三分钟,关火,盖上锅盖焖一会儿,盛出来,既是菜也能当主食。干
槐花用来包包子,掺上粉条、豆腐,用猪油调馅,比肉包子还香。
至于荠荠菜,那只是一次春游的附带品,荠荠菜馅的饺子什么味道已记不确切,但在麦田里挖荠荠菜的画面尚记忆犹新。
几种菜里,喜欢吃柳絮儿和榆钱窝头,但喜欢采摘的,却是槐花。摘一串槐花,对着阳光,丝薄的花瓣是透明的。老家曾经有一棵大槐树,母亲老爱坐在槐树底下,白槐花映着她的白头发。槐花有一种乡野的味道,盛开时节,满世界的芳香,这也是那些追赶春天的养蜂人最忙碌的季节。
虽然冰箱里这几种菜严格意义上算不上菜,但它记录了春天的色彩,延伸了春天的情绪,并且储藏了一些记忆。有春天的记忆,有童年的记忆,有故乡的记忆,还有……母亲的记忆。
□郑胜玲(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