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蒜薹收获的季节,往年这个时候,延津县村民揪心蒜薹卖不出去,今年他们同样揪心,不过揪心的是不够卖,再也不用为卖蒜薹犯愁了。
□记者李文奇
方圆几个村庄种植大蒜上千亩
4月27日,位于延津县司寨乡小留固村的磊科种植合作社,老板任传鹏正在为备货不足发愁。
小留固村是传统的大蒜种植村,每年方圆几个村庄种植大蒜上千亩。“刚拉走一车8000斤的蒜薹,又来装车了。”延津县磊科种植合
作社负责人任传鹏说。蒜薹刚刚上市,每天就有上万斤的销量,可把村民累坏了,村民天一亮就下地,就这仍然供不上销售。跟往年的萧条相比,今年真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出现这样好的行情,跟延津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密不可分。
据悉,延津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致力于当地的农副产品,特别是带贫合作社的农副产品销售。疫情暴发时,他们就未雨绸缪,提前着手对接大型网销平台和当地商超,为当地农副产品销售作好准备。
爱心扶贫专柜帮助农民销售蒜薹亏本卖
“合作社的蒜薹、大蒜、包菜、黄瓜、西红柿直接通过咱们的对接,从田间地头到超市,直接到餐桌上。”延津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俊峰介绍。
在对接延津商超的时候,他们主动配合开辟了爱心扶贫专柜,专门销售带贫企业和带贫合作社生产的农副产品。在销售这些产品时,商家不仅不赚钱,而且最低每
斤亏本2分钱。“蒜薹进价每斤1元,我们卖9毛8分钱;黄瓜每斤进价1元,我们也卖9毛8分钱;包菜进价每斤3毛5分钱,我们卖2毛8分钱,亏7分钱。”延津县千百惠商贸公司运营部经理刘彩兰介绍。
商家亏本卖,消费者吃到了低价菜,销量自然就上去了。延津当地开辟爱心扶贫专柜的超市有几
十家,综合到一块,每天消化当地农副产品上万斤。
记者了解到,这一模式的成功运营不仅让延津农副产品不愁销售,而且提高了当地带贫企业和贫困农民的收入。由于农副产品销售势头良好,用工需求旺盛,当地村民在地里每天平均收入50元,这段时间,他们不用出门,每月都将有上千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