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乘客44441人次
本报讯(记者陈卓)受疫情影响,今年“五一”期间,我市铁路发送乘客人数大幅下降。5天假期内,全市铁路部门共发送乘客44441人次。
“五一”期间,我市铁路部门严格执行分区候车,引导乘客进站等卡控措施,并加强对候车室通道站台等主要部位巡视检查,严格落实实名制验票和测温措施,确保广大乘客出行安全。
5月6日,新乡火车站党总支书记郭振锦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客流量下降不少。去年“五一”期间,最高日发送乘客3万余人次,而今年“五一”最高日发送量才5千余人次。”据了解,5月1日至5月5日,新乡火车站共发送乘客23780人次、高铁新乡东站共发送乘客20661人次。
市客运汽车总站乘客15469人次
本报讯(记者申长明)5月6日,记者从市客运汽车总站获悉,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期间,市客运汽车总站共运送乘客15469人次,发送班车1853个班次。
据市客运汽车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五一”小长假期间,该站客流与平时相比有所增加。客流以探亲流为主。5月1日,该站迎来客流小高峰,当日共发送班车344个班次,发送乘客3770人次。
据统计,“五一”期间,市客运汽车总站运送乘客15469人次,发送班车1853个班次。
汽车东站乘客6509人次
本报讯(记者申长明)5月6日,记者从新乡汽车东站获悉,在“五一”假期期间,该站共发送班车817个班次,运送乘客6509人次。
据新乡汽车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五一”期间,汽车东站客流保持平稳。乘客以探亲流等为主。5月1日,车站出现了客流高峰,当天发送班车168个班次,运送旅客2130人次。
为了保障每名乘客都能安全返程,车站工作人员积极为到车站乘车的乘客开展各种便民利民服务,给出行的乘客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乘车环境。同时还专门抽调该站各个科室工作人员加强了“三品”检查力度,从源头上消除隐患。
公交乘客55.5万人次
本报讯(记者丁艳冰)“五一”小长假,新乡公交紧抓疫情防控和安全运营不松懈,共计完成营运班次19924班,完成行驶里程55.7万公里,完成客运量55.5万人次。
节日期间,围绕汽车西站、火车站、高铁东站、各大商圈等人流密集区,新乡公交适时增加运力和班次投入,科学组织运营,合理调度车辆平峰、晚低峰班次投入。同时,切实把好车辆消毒关,继续实行“一趟一消毒、每趟必通风”,认真做好座椅、拉手、扶手、车窗、地板等乘客易接触部位的消毒工作。
为了缓解南太行景区交通拥堵、摆渡候车时间长的压力,新乡公交共投入100余台定制公交,服务南太行游客。5月1日至3日共运送游客2万多人,共发出公交575趟次,圆满完成了摆渡任务。
5家重点零售企业客流量35万人次
本报讯(记者王新林)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我市各商业场所与节前相比人气渐旺,但整体销售情况仍低于去年同期。
5月6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作为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一个假期,我市各级商务部门积极加强市场监测。来自商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市新玛特、胖东来、平原商场、万达广场、百货大楼等商场在这个“五一”假期的销售总额约400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
另据对我市5家重点零售企业的监测,5家重点零售企业的客流量35万人次左右,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随着复工复产的加速,相信这些消费市场的人气也会逐渐恢复。”一名销售人员这样说。
16家景区游客98066人次
本报讯(记者陈曙光)5月6日,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16家开放景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采取预约入景区,入口疏导,调控流量等措施累计接待游客98066人次,接待量均未超过核定最大承载量的30%,未出现拥堵、扎堆等现象。
我市把“限量、预约、错峰”作为首要任务,把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和优化旅游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预约游、有序游、文明游”。全系统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无重大旅游质量投诉,全市假日文化和旅游市场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各景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还开展了一系列新颖、具有较强游客吸引力的活动。另外,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游客出游欲望增加,在充分评估疫情影响的条件下,近郊游、乡村游等成为游客首选,文明健康游成了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