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新乡日报社旗下媒体: 新乡网 | 新乡日报 | 平原晚报
 
  
2020年5月12日 星期
耿黄中心小学
学经典立德品文字魅力


经典诵读是对未成年人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耿黄中心小学将经典诵读作为特色活动之一,选取以唐诗宋词为主的经典古诗词名篇,编写了《经典伴我行》校本教材。该教材分3本,分别适用于低、中、高年级的学生。该教材不仅体现了时代要求,还注重文化传承,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挖掘素材,充实资源。

耿黄中心小学的经典诵读验收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从2008年至今,该校已经成功举办了22届经典验收活动。十余年来,在经典诵读的道路上学校一面砥砺前行,一面探索创新,每期的经典验收活动成了学生最关心的大事。比赛吸引了大量的学生、老师、家长的关注,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经典诵读热潮。学校的验收形式更是层出不穷,有时要求全班参与,有时要求小组参加,有时又是个人展示……在展示时,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或吟诵、或演唱……有时还会和舞蹈、情景剧进行有机结合;还有的学生身着汉服,和着悠扬的古琴曲,在情景交融中吟诵古诗名句,感受文人墨客的悲欢离合……

耿黄中心小学的经典诵读,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独到的见解,一次又一次震撼着大家的心灵,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如同阵阵春雨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学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水之清澈,暗指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启发孩子不断学习,刻苦求知,充实自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孩子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激励孩子敢于实践,主动探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提醒孩子们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引导学生惜时努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启迪孩子懂得感恩父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更是唤醒了孩子们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声声诵读,次次展示传递着孩子们对经典的理解,诠释着内心的向往。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的意境之美,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之美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高。

该校的经典验收诵读活动也得到了上级的认可,2018年,学校推荐的四个节目在区“经典照亮人生”活动中全部获奖,其中李海正、张欣然参赛的《送别惜情》被评为区一等奖、市三等奖,胡新爱老师参赛的《就是那只蟋蟀》被评为市二等奖。2019年在“河南省第三届名师网络工作室微课大赛”中,该校杨其红辅导学生参评的《早春》获诵读组一等奖;肖慧敏辅导学生的《月下独酌》获二等奖;尚冬静老师录制的微课《晚春》获二等奖;来慧君的《相见欢》、周中荣的《天净沙·秋思》、张志佳的《听弹琴》、张冉的《己亥杂诗》分别获三等奖。

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绩代表的仅仅是过去,在今后的日子里,学校将一如既往,让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积淀厚重的国学底蕴,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经典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   (焦伟勇)


  
1997- © 版权所有: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新乡日报社) 运营服务:新乡网
咨询/投诉:0373-3046692 民生热线:3331100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