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8.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深入践行“两山”理论,按照“妆点太行山、扮靓母亲河、保护大运河”的生态布局,持续推进“32231”林业生态和“五湖四河两渠”水生态体系建设。
推进南太行生态保护和修复。
将生态景观资源与南太行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系统整合,加强项目谋划,推动南太行文旅康养产业带建设。
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卫河综合治理与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充分融合,高质量策划、规划、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新乡段,把卫河建成璀璨的文化带、绿色的生态带、缤纷的旅游带。
推进森林新乡建设。以造园的精神和匠心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切实把好规划设计、树苗栽植、后期管护等关口,确保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让绿色成为新乡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9.加快构建基础能力体系
加强路网建设。加快“四条高速、三条公路”建设,推进中心城区到卫辉市、辉县市、获嘉县、新乡县等市政化快速路建设,推动新乡高速公路和快速通道环线建设,打造“环形+扇形”的城市组团交通网。
加快能源网建设。编制供热规划,优化整合热力资源,实现全市范围内供热管网合理覆盖。推进加能站建设,逐步形成加油、加气、加氢、充电四位一体加能模式。
加强信息网建设。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和商用进程,推广一批5G+示范工程。推动中国移动鲲鹏云计算中心建设,强化智慧城市云服务平台的基础支撑和技术支撑。将华为新乡云计算数据中心打造成为面向全国服务的“信息高速公路枢纽”。
10.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夯实农业基础。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产量稳定在90亿斤以上。
发展富民产业。围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快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创新体系、经营体系、生产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按照“六个融合”,推进实施特色生态小镇、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
全国有影响的标杆和示范。持续开展以全域净化、廊道绿化、街区美化、道路硬化、夜间亮化等五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整治攻坚。
1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抓好以下11项工作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主动向全市人民公布各项省市民生实事具体任务和实施目标,完善督促推进、公众评价等机制,接受全市人民监督,确保高质量完成。
着力扩大就业。落实“稳就业”各项措施,强化大学生留新就业创业政策落实,加快专家公寓和人才公寓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多渠道就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保持社保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和养老服务体系。
优先发展教育。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开工建设红旗区平原小学、牧野区荣校东路中学,加快牧野区平原幼儿园、高新区石榴花幼儿园、红旗区公村小学建设,确保年内建成投用。持续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班额比例控制在5%以内。
实施健康新乡行动。加快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一附院经开区院区、平原医院等项目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延扩容,县级人民医院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标准。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行为,让群众吃得更安全、用药更放心。加强“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在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单位实现全覆盖。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图书馆、美术馆、规划馆、文化馆、科技馆和融媒体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构建“10分钟健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