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崔敬
“为了大家的安全和健康,进门前请一定要消毒。”5月17日,在封丘县留光镇周庄村扶贫车间门口,51岁的杨恒建忙碌个不停。尽管身高只有1.2米,但他作为看门人工作认真负责,一直是车间“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
因为身高只有1.2米,51岁的贫困户杨恒建在就业中经常碰壁,脱贫致富只能成为心中遥不可及的梦。如今,周庄村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聘用贫困人口劳动力。疫情防控期间,杨恒建也在这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了车间的看门人。
“在这里每天可以拿到80元的工资,我也能挣上工资了。”在扶贫车间工作后,杨恒建逢人便夸党的政策好。刚刚找到工作时,他便充满感恩之心地表示,要拿出一半的工资捐给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为村内的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5月13日上午,在周庄村第四届孝老敬亲饺子宴现场,杨恒建将自己的一半工资(1000余元)交到了村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手中。杨恒建兑现承诺之举,赢得了现场170余名老人的赞誉。
“人穷,但是志不能穷,做人一定要自己争气。”虽然只是一名看门人,杨恒建从未看轻自己的岗位。他每天早出晚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闲暇之时,他还帮忙打扫车间卫生。杨恒建用他无声的行动,自力自强,走上了脱贫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