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常在生气时斥责孩子:“你啥也不是!”
这条和上一条一样,家长往往是一时气起,不顾一切了,实则是对孩子自我价值的一个否定。当一个孩子真的承认了父母的这一判断时,这实际上是给了孩子一个真实的心理暗示。孩子一旦不思进取,根源在于此。
22.你认为学习是痛苦的
父母与孩子之间,血缘关系是天然而密切的,所谓“血浓于水”。父母的喜怒哀乐愁对孩子都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家长烦躁不安、郁郁寡欢时,孩子也会闷闷不乐,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父母遇事惊恐不安、手足无措,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就强;家长处变不惊、从容冷静,孩子也会如此。痛苦的体验、快乐的体验都会很快传入孩子的体验中,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3.常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啥条件都答应你。”
这是我们后文所说的有条件的爱。在“爱的交易”中,孩子是懂得讨价还价的。孩子的自私、骄纵、无责任都是从这个温床中滋生的。
24.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她)的聪明程度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你的教育方法。父母的教育是不是给孩子以一种学习的动力,是不是让孩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才是孩子学习好坏的关键。
25.认为孩子将来的命运是他(她)自己制造的
父母在孩子心中具有绝对的权力和威力。孩子在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时,把绝对的信任留给了父母。所以,孩子的事情孩子自己来做,这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其实,孩子的生活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影响力。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利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进行引导,才是走向孩子成功未来的基石。
小朋友们做游戏时,经常会争执起来。这时,往往有说服力的是:“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父母的教育决定了孩子如何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走向未来的金钥匙,它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
26.认为人的性格是不可改变的
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的性格也是
环境的产物。孩子在一个谦和的环境中,他自然就学会了礼貌。性格不是不可改变的,是我们的心性这么以为,实际为自己的拙劣找了个堂而皇之的借口。
27.认为成年人是不可改变的
要想孩子有个好的学习态度,父母要先带头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太多的成年人以为自己是不可改变的,在今天“学习型”的社会,这是一个大错。父母与孩子在新知识面前几乎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成年人是可以改变的,因为他们也会犯错误。父母“爱学、乐学、善学”,想改变,才能成为合格的家长。“只要孩子好好学习,不要自己天天向上”的父母,是不受孩子欢迎的父母。
28.当孩子说一件得意事时你却警告他别骄傲
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是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当孩子因为自己的成就高兴时,父母的一个眼神都可给他做下去的勇气。孩子在得意时,太多家长是泼上一盆冷水:“别骄傲,有什么可炫耀的。”与孩子的沟通分享是给孩子最美的“心灵鸡汤”。
29.认为自己该做的事都做了,好坏全在孩子了
你了解孩子各阶段的生理心理状况
吗?了解孩子的需求、了解孩子的喜怒哀乐吗?给孩子做了许多,我们发现我们并不了解孩子,孩子最渴望的是有人走近他的心灵。父母必须认识自我,激发孩子的潜力,其实孩子的好坏全在父母。
30.认为孩子在学习上一点不着急,自己却急得团团转的
学习是他(她)自己的事,这是你要告知孩子的基本事实。孩子要走向社会,面临各种关系,父母一味地干涉、代劳,这是不可取的。父母在孩子生命中应扮演双重角色: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他的人生向导。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应宽则宽,应严则严,给孩子自己做事和承担责任的机会。
我们家长比照一下自己,看与你有关系的有多少条。所以,这个家长测试表就是一个警钟,也是一个参照。温馨提示:
每周六15时都有公益家长学习课堂。地址:新乡市汽车东站十字西北角派克公馆C座809室
咨询电话:0373-3806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