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笔者骑着电动车从东区办事返回,走到新中大道与金穗大道交叉路口附近时内急,想不起来周围哪里有公厕。当时气温较高,“内急+高温”,那股子难受劲儿不好受!怎么办?
此时,笔者突然想起,原来在民生银行办理业务时使用过“民生内部厕所”。笔者推门走进民生银行,门口的保安询问理由时,笔者说“借个厕所用用呗”,保安边说“没问题”边用手指引。
说句实话,“民生内部厕所”虽然有点简陋,房间几平方米,只是“一蹲位一小便器”,但是非常干净没异味,比一些星级宾馆的厕所也不逊色。
内急是一件比较尴尬和难受的事,如果内急时不能顺利如厕,还有可能“憋”出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厕逐渐增多,但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盲区”。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厕所问题,是从银行的狭义角度来探讨厕所问题的。
请问诸位,你到银行办理业务看到
过厕所吗?你使用过银行的厕所吗?
银行到处有,而银行的厕所却不常见,或者说客户根本就没有使用过,不知诸位读者是否苟同这个观点。
一个客观现实是,虽然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银行的客户,也都到银行办理过业务,但是很少人见到过银行的“内部厕所”。
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内急,有的人难受地“憋”着,有的人去外面找公厕,这样不但不利于健康,而且耽误时间。
银行作为金融企业“不差钱”,硬件非常好,况且设置个厕所也花不了多少钱,对于银行来说就是“九牛一毛”。那么,我们为何在银行少见厕所呢?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不食人间烟火”不需要如厕,还是有“不为人知”的其他原因呢?
听过一个未经证实的信息,银行之所以没有厕所,或者说银行的厕所不对外开放,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是为了防止犯罪分子利用厕所犯罪,这个理由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
我们承认,银行是非常特殊的公共场所,如果存在管理漏洞或安全隐患,很
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不必讳言,厕所是个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场所,必须“全封闭”管理,不能安装监控设备。在此情况下,银行的厕所就容易成为安全防范的死角,如果犯罪分子隐藏在银行厕所内进行犯罪准备,就会增加银行的安全风险。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银行大厅不设置厕所,或者说银行厕所不对外开放,是勉强可以理解的。毕竟,内急与安全相比,安全重于内急。
有一句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认为银行作为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金融单位,理应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最好能像民生银行那样为大家提供如厕服务。
从很多单位厕所向社会开放这个角度看,最好是即便有人不办理业务,也能到银行顺利如厕。这不但是银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而且还有可能让如厕人员成为“未来客户”。
“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