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平爱梅)在平原路东段,有两棵栾树身上的“赘生物”,因长相有点儿怪,经常引得路人驻足观看。园林绿化专家称,这是行道树受伤后不断增生形成的,不危害树木、不影响行人的情况下,不会予以清理。
11月10日,平原路临近牧野大道的南侧,一棵栾树身上的黑疙瘩较为醒目,仔细观察,上面两处圆点与底部的两处突起组合起来,有些像大猩猩的脸部或其他什么动物。该处的环卫工笑着说:“这个黑疙瘩的形成至少有四年了,有人看到了就会端详一会儿,别说,还真像个动物。”这棵树西侧约三四十米处,还有一棵栾树树干上也长着大疙瘩,它既像一个吸盘,又像哈蟆抱着树干。
对于这种情况,市绿化工程管理处高级工程师潘云录介绍,出现这种“赘生物”,缘于树木受到碰撞等外伤后愈合、增生形成的。随着树木的生长,它还会继续生长、变大,对树木的营养吸收会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不危害树木生长或不影响行人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