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28日起,新一轮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面对大幅降温天气,天然气够吗?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近日表示,从目前天然气供需情况看,尽管部分区域、部分时段可能出现保供压力加大的情况,但是总体上是平衡的,民生用气是有保障的,能够保证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入冬以来部分区域电力偏紧,新一轮寒冷天气可能带来南方地区取暖用电负荷大幅攀升,如何保障电力供应?该负责人回应,相关部门将坚守民生底线,确保居民和公共服务等民生用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增产增供,确保群众温暖过冬过节。在优化有序用电预案方面,将科学论证,保证不能涉及民生领域,不能涉及居民。要求执行方案前,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做好供电风险预警告示,确保企业有预期。极端情况下实施方案时,做到只限电不拉电。对于近来局部限电的情
况,他表示,目前湖南限电基本恢复,江西12月19日起未再限电,浙江对个别地方做法也进行了纠正,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趋于平稳。
电煤供应保障有没有问题?该负责人介绍,供暖季以来,电煤需求有所增加,但供应总体稳定,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等用煤需要。对新一轮寒冷天气,相关部门已提前做好准备,制定了周密的煤炭保供应急预案。
记者获悉,相关部门已经全力组织增产增供,指导山西、陕西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产能释放。根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口,优先用于发电供暖用煤需要,充分发挥好进口煤补充调节作用。在组织应急保供资源方面,已经组织煤炭主产区和煤炭企业在产地、铁路沿线和北方主要港口,准备了一批应急保供煤炭资源,长则3至4天,短则1至2天就能供应东南沿海和两湖一江等重点地区。
九大举措
低温天气将增加天然气的需求,同时会对天然气保供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对此,相关部门从供需两侧发力,做了一系列充分准备。
千方百计增加资源供应。督促上游供气企业保持气田安全满负荷生产,全力增加现货液化天然气(LNG)资源采购。中俄东线中段近日投产,可增加1000万立方米/天以上资源供应。
重点保障北方地区取暖用气需要。今年供暖季继续加大对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用气保障力度,将资源安排向7个重点省市倾斜。目前,7省市日供气量约4.7亿立方米,保持两位数增长,占全国供气量40%左右。
充分发挥储气调峰作用。今年供暖季,可动用储气量比去年增加约50亿立方米。截至12月24日,储气库剩余可采气量近100亿立方米,按最大能力仍可采70天左右。
将管存提高到高位水平。27日国家管网管存已提高到历史高位,必要时可发挥管存调节保障能力,有效应对用气需求短期大幅攀升。
利用互联互通工程,组织“南气北上”。通过减少南方区域可中断工业用户用气,增加资源北上。保障LNG船舶及时靠港接卸。提前做好大风、大雾等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接卸预案,保障进口LNG稳定供应。做好保供稳价工作。民生用气特别是居民用气严格执行门站价格政策,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能够保障量足价稳。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对价格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查处力度。
组织做好精准有序的“压非保民”预案。必要时组织精准有序减少可中断工业用户用气,确保民生用气不受影响。及时协调解决影响供暖供气个案问题。
据《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