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曙光
3月2日上午,卫滨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郭呈杰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顾了2020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对2021年重点工作谋划情况进行了介绍。
2020年,卫滨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01.3亿元,总量居全市第四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5.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0.5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075万元,同比增长1.8%。
三大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果。通过落实产业、就业等一揽子帮扶政策,全区21户脱贫户年人均收入达到1.37万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PM10平均浓度55、92微克/立方米,优于市定目标;优良天数223天,同比
增加32天,超市定目标13天。
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全年降低实体经济成本5200万元以上,减免各类社会保险费2860万元以上。新签约高端智能产业园等亿元以上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97.8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42个,完成投资66.7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33.5%。谋划各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1个、资金26.5亿元,申报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等政府专项债项目4个、资金29.9亿元,获批各类资金2.44亿元。全年新收储工业用地959亩,建成标准化厂房10.3万平方米,投资公司新增可经营性资产1.2亿元,帮助重点项目融资6亿元以上。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20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9.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4%。占地192亩的隧道设备产业园一期12座1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正在建设。占地176亩的隧道设备产业园二期加快推进。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9亿元,成功晋位全省一星级服务业“两区”。猪八戒网、觅盐小镇、云心区块链企业孵化平台发展迅速,注册入驻企业达到160家。
铁西和南部区域整体开发深入推
进。按照公园城市理念,高起点整体策划规划27平方公里区域,近期将审定实施。卫源湖、大运河文化公园、卫河产业带等重点区域完成整体设计。按照“一路一带一河”规划理念,贾太湖、夏荷公园、植物园“三大绿核”规划选址基本确定,与雅居乐、大连万达等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即将签约落地。
城乡建设提质提速。2020年确定实施的11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争取上级资金1.6112亿元,其中101个小区已完成改造。新增集中供暖24万平方米,市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6%以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7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稳步推进“两改”建设,全年完成征收拆迁7.1万平方米。农村五项重点改革扎实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建成各类家庭农场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家。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全年民生支出达到5.95亿元,占一般公共财政支出的76%,省市民生实事较好完成。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实现“一次性告知”、
“一网通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荣获全市先进县区称号。多措并举推动就业创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10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07人,均超额完成市定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卫生事业进展顺利,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国防、双拥、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国家文明城市届满复审。
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十四五”开局之年。卫滨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重点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西提南融战略,着力构建铁西和南部区域大开发格局;加快特色商业区转型升级,助推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推动城市全面提质,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八个方面工作,确保“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