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河南楼市发生了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事?中国楼市又怎样?在此,一起把脉中国楼市!
一周关键词:全国楼市东莞楼市调控升级
2月27日,广东东莞突发楼市调控新政。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东莞市自然资源局、东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中心支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东建〔2021〕6号)》。《通知》自2021年2月27日起实施。
新政对商品住房限购年限进行了调整。其中:1.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新建商品住房或二手商品住房),须在购房之日前四年内在本市逐月连续缴纳社保满三年;2.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离异之日起两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3.新入户居民家庭购买第一套新建商品住房的,须在本市落户满半年、且在购房前两年内逐月连续缴纳社保满半年。
据悉,此次楼市政策缩紧。总的来说,社保延长,首付提高,进一步杜绝了假离婚买房的情况。
北京打击恶意炒作学区房
北京市住建委微信号“安居北京”消息,近期监测到,有部分投机性需求恶意炒作学区房,我们将坚决遏制、精准打击,严格执行多校划片、派位入学政策,严肃查处违规使用信贷资金购房问题。此外,支持合理住房需求,鼓励先租后买梯度消费,广大居民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理性租购住房。今年北京将完
成不少于300公顷商品住房供地,并提高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比例。加大公租房、集租房等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力度,在土地供应计划中单列。
严查违规经营贷消费贷,多地涉房资金管控收紧
涉房资金迎来新一轮精准调控。近一个月以来,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金融监管部门集体出击,严查涉房资金来源,加强个人信贷管理,并明确提出严防消费贷、经营贷等违规流入楼市。业内人士称,2020年下半年以来,部分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究其原因,正是部分不该流入楼市的资金流入楼市,炒作并推高了市场热度。未来随着调控趋严,投机炒房、渲染炒作迹象将明显减少,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将降温。
宁波新建租赁社区最高每平方米奖补1000元
2月24日,浙江省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宁波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出台《宁波市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明确专项资金使用范围,申报条件和奖补标准等。《办法》将于2021年3月22日起施行。对配套完善的新建租赁社区按住房建筑面积给予1000元/平方米奖补,对其他新建类项目给予800元/平方米奖补。
河南楼市
郑州市2021年政府投资项目出炉
根据2月24日发布的《关于郑州市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和2021年计划的报告》,郑州市拟安排2021年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共292项,
年度投资计划795.5亿元。项目涉及城市建设、交通、社会事业、农林水、公共设施、科技六个领域。其中,城市建设领域,重点推进渠南路快速通道工程、农业路(西四环-西三环)快速化工程等25个续建项目;着力抓好新龙路(健杨路-龙源路)道路工程、文化北路(黄河大堤-大河路)道路工程等49个新开项目。2021年二七广场隧道工程、中央大道(大河路—滨河路)、碧云路(鼎盛大道—渠南路)等23个项目完工或基本完工。交通领域,重点加快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6号线一期工程等9个续建项目,推动市域快线K2线工程建设,开展小李庄车站地下轨道交通节点工程前期工作。
郑州推行“土地集中出让”模式
近期网传住建部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合肥、长沙、沈阳、宁波、长春、天津、无锡等22个一、二线城市土地出让实施“两集中”(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监控,2021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3次。2月23日,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紧急通知的形式下发有关土地出让政策的文件。
这份《关于统一组织住宅用地挂牌出让公告发布的紧急通知》文件称,根据部2021年住宅分类调控精神的要求,结合郑州市实际情况,自本通知下发起(2月23日),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上街区禁止发布住宅用地出让公告,上述区域住宅用地出让公告由市局统一组织发布实施。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此文件属实,文件已经下发各区。”(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