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市百泉学校魏佳良
2018.03.15~2021.03.15,叮咚文学社走过三年时光,回首三年叮咚路,感慨与欣慰并存,很自然就想到了“三”这个数字。
“3”,形状像耳朵。耳朵是用来听的,写文章必须张开自己的耳朵,让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流进我们的大脑,经过大脑的过滤筛选,产生思想。写文章,有很多材料是在交流沟通过程中获得的。闭目塞听的人,不可能成为文章大家。听是知识的储存,写是情感的表达。只有会听,才有提笔后的洋洋洒洒。
“三”,一到二,二到三,写作是个艰苦的事情,有个艰难的过程,一次不行就第二次,两次不行就来个第三次。一而再,再而三,不停努力,不断进步。“三”在古文中,往往不代表“三次”,而是“多次”“反复”的意思。浅尝辄止,怕苦怕累怕寂寞,是写不出好文章的。生活蕴文章,主题是生活暗示给作者的一种思想,而生活对作者的暗示有一个前提,就是作者必须有生活,而且敏感灵动,能够迅速捕获生活对你放射出的“闪电”,暗送过来的“秋波”。
“叁”,同“参”。“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中荀子认为,尽管天有四时变化,地有丰饶资源,但是人也有治理自然和社会的办法。天地人合一,机会总是可以创造的。天、地、人,产生和谐,滋生美好,孕育生活,催生写作。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会在天地之间,在生活中发现趣闻趣事,才能表现人性的美好。《红楼梦》第五回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为天地之间的诸般事物都能洞察明白就是“学问”,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故”都能熟悉、通达就能“化”为文章。希望我们的小作者们,永远以生活为基础,反映生活,表现生活,歌颂生活。
孔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就是说有追求的人向上进取、无所事事的人向下沉沦。我们读到的文章,足可以表明这些学子的向上之心、追求之志。他们把自己的思想、胸怀、情操、思索,一一坦露在大家的面前,何其潇洒。尽管有些文章并不成熟,略显稚嫩,但是经过你、我、他,众多之人的扶持,他们会成熟起来的。祝愿他们在写作中学会生活,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代文学新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想写好文章,我们就必须不断学习,在坊间阡陌学鲜活的语言,向古今俊彦学精博的见识,从诗山书海中学华美的辞章。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可以成就的,应该感谢叮咚文学社的同学们一如既往的努力。正所谓秋水文章不落尘,一期期校报《百泉》的诞生,就像是投向湖心的一枚枚石子,在众多如诗的胸怀中荡起了涟漪,就让我们共同祈愿,叮咚文学社越来越好,百泉学校越来越好,也让我们共勉,一、二、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