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家乡历史,感受文化魅力,3月6日、7日,新乡日报社小记者管理中心联合潞王陵景区开展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活动,500余名小记者走进潞王陵景区,感悟牧野大地历史文化。
怀着激动的心情,小记者们来到潞王陵。在导游的讲解下,孩子们了解到:潞王陵是中国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潞简王的陵墓。潞简王(公元1568年~1614年)是明穆宗的第四子。潞王陵由神道、潞王墓和次妃赵氏墓组成,总面积达400余亩。潞王陵的主要建筑布局与北京明皇陵基本相同,以宏伟的规模、精美的石刻著称。潞王陵对于研究明代后期地方藩王的陵寝形制以及当时的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它以其精美的石刻艺术、神奇的民间传说,吸引着四方游客。
小记者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上神道。石人、石兽排列神道两旁,它们神态各异,造型生动。讲解员告诉小记者们,神道上这些石刻全是明代留下的,保存完好。这批石刻是潞王陵的精华,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价值巨大,珍贵异常。
小记者们走过神道,通过一座汉白玉砌成的御河桥,便进入巍峨壮观的“潞藩佳城”。城门以北依次建有棱恩门、棱恩殿、东西配殿、明楼、宝城和地下宫殿,所有建筑全是用青石垒砌,因此,潞王陵又有“中原定陵”“中原石头城”之称。
在次妃墓,小记者们了解到:按明法规定,王妃随王埋葬,不得另立寝陵。而赵氏不仅有独立陵墓,而且又高又大,门钉用了64颗,享受皇后待遇。墓葬装饰多以龙和牡丹为主,次妃墓内还有两个丫环墓分别陪葬于宝城外侧,形成独特的葬俗景观。
活动最后,一名小记者感叹:“今天所感受到的历史沧桑和学到的历史知识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让我受益匪浅!”
(小记者管理中心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