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崔敬 通讯员 张宁) 告别世代居住的黄河滩,搬进了设施齐全的“小洋楼”。3月16日,在封丘县李庄镇2017年度工程14个标段的162栋楼6362套新居里,安顿下来的村民开启了崭新的生活。这意味着,李庄镇的滩区迁建工作正式完成。
“我们赶上了搬迁的好政策,居住环境变好了,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干,这都是党的好政策啊!”刚刚搬入新家,堤湾村村民常景涛激动地感叹道。
漫步在新建成的小区,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医院、学校、公园、活动广场、集贸市场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在市发改委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打扫、搬运的帮助下,村民们喜迁新居。
据了解,李庄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分两批试点和2017年度工程开展,涉及18个村4万名滩区群众的安居乐业。而本次搬迁的完成,标志着两批试点的圆满完成,为全省滩区迁建探索出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搬迁只是第一步,如何才能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呢?为此,李庄镇针对土地流转、产业扶贫和就业扶持做了长远谋划。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争取到千亿斤项目,对滩区6万多亩耕地进行配套提升,改善井、电、路等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特色农业提效转型。
目前,李庄镇规划了占地1500亩的李庄农民经济特色园区,30栋1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基本建成。已引进亿德隆、车易捷等汽车后市场产业,新星制衣加工等9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安置3000余人就业,真正实现了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助力滩区群众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