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敬
王玉梅简介
王玉梅,女,1963年生,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3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脑梗死及其他各种脑部疾病、锥体外系疾病、脊髓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一氧化碳中毒续发性脑病等疾病的诊治。曾连续3年被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评为“十佳医生”,多次被评为新乡医学院“三育人”优秀工作者。
每天上班前,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下称新医一附院)神经内科一病区的病房里,总能看到一名身着便装的女医生在跟患者亲切交谈,她便是神经内一科主任王玉梅。她用自己30余年的实践经历阐释了行医的真谛——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众所周知,神经内科病房的住院患者较多,发病多为老年人,且脑血管病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都很重。王玉梅经常穿梭在各个病房里,询问病人的病情变化,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王玉梅对危重患者格外关注,以便及时调整药物,使病人得到最优化的治疗。花最少的钱,获最好的疗效,这是王玉梅看病的一贯宗旨。她给人留下的印象除了医术精湛,就是耐心敬业、亲切和蔼 。
初春的卫辉,乍暖还寒。凌晨时分,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将正在熟睡中的王玉梅惊醒,看着手机上陌生的电话号码,她知道一定是有急症的患者家属打来的。接通电话,果然如她所料,来自外县的病人家属打电话说,自己30岁的弟弟突发右侧肢体麻木,在当地医院做头颅CT检查,显示是脑干出血。
每一个临床医生都清楚脑出血的危险程度,而这个患者是脑干出血,就相当于控制人呼吸心跳的司令部出现了异常,当地医院不敢接诊治疗,就让家属转院。因为其家属以前找过王玉梅看病,对她的医德医术非常认可,病人家属马上就想到了她。王玉梅交代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后,让他们立刻乘急救车转至新医一附院。
挂断电话,王玉梅立刻联系病房值班医生,准备好病床、监护设备及相关药品,等待病人到来。与此同时,王玉梅也赶往病房,这是与时间赛跑的一场战斗,稍有延迟,一个30岁的鲜活生命就将枯萎。
很快,患者进入病房,吸氧、心电监护、输液……生命体征检测出来,血压200+!患者极易再出血,病情危重,需要快速降压,同时减轻脑水肿、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几天下来,病人由刚来时的意识水平下降、血压忽高忽低等状况,逐渐平稳。
有一老年病人,双下肢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来新医一附院就诊。患者自述无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当地医生考虑双下肢微循环减退给以营养神经、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效果差,且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加重,从膝关节以下逐渐上升到膝关节以上,并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到省城多个大医院就诊,做肌电图、影像学及血液检验后医院诊断为周围神经损伤,查因未果,住院治疗仍无效出院。
老人回家后病情仍逐渐加重,家属慕名来找王玉梅。王玉梅反反复复询问病史,当听患者讲发病前两个月在田间浇地时未穿胶鞋,直接赤脚下水,地里前几天曾撒过农药时,王玉梅就考虑患者双下肢麻木无力为有机磷中毒所致的周围神经损害,随给以激素等药物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一个多月后,病人已经能自行行走,两个月后完全恢复,病人逢人就讲王玉梅医术就是高。
“行医30余年,经历了太多的特殊病人,见证了许多的生离死别。有病人康复的喜悦,也有生命消失的惋惜。”王玉梅说,敬畏生命让自己深切明白肩上的责任重大,因此,她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宽自己的理论水平,用精湛的医术造福一方百姓,通过教学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临床医生,为医疗事业后继有人默默奉献着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