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世彬) 3月24日,在获嘉县城关镇后寺村香菇产业园里,一朵朵圆润厚实的香菇被工人小心翼翼地摘下,整齐地放在筐内。就是这一朵朵不起眼的香菇,在乡村振兴路上让村民致富奔小康。
该县城关镇后寺村香菇产业园负责人肖亚杰介绍,该产业园现有大棚189座,单棒出菇量能达到0.8公斤,一年销售额就能达到800万元,带动全镇17个村和全县15个村实现集体增收。单这一块儿就能带动400余户村民创业就业,每户年增收2万余元。
据了解,近年来,获嘉县积极探索建立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秉持“既注重龙头带动,又注重多点辐射”的带贫主体培育模式,因地制宜谋划发展主导产业,用足用活金融扶贫、产业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相关扶贫政策,给群众可持续致富的动力,让全县4142户14278人顺利实现全面脱贫。
同样,作为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旅游扶贫产业的该县同盟古镇,通过打造集民俗非遗、特色美食、休闲娱乐、文化创意、民宿客栈为一体的中原休闲度假体验地,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带动获嘉全域旅游跨越式发展,铺就了当地群众的致富路。
“现在每天客流不断,尤其是到节假日和周末,游客特别多,没想到俺能通过当地的旅游文化吃上旅游饭!” 同盟古镇商户李女士说。
据该县领导介绍,五年来,获嘉县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群众持续增收的主渠道,围绕破解产业扶贫“产业怎么选”、“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三大发展难题,积极动员社会资本注入、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优势完善农业产业配套设施、培育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发挥区位优势助推乡村旅游、坚持生态优先找准特色农业,使该县的产业富民之路越走越宽。